【知乎问题】《纸牌屋》里弗兰克几乎无恶不作,为什么还是能让人感受到这个人物的魅力?
觉得角色有魅力,十有八九是因为这个角色身上有某种你自己不具备却渴望获得的能力、气质。
《纸牌屋》弗兰克·安德伍德身上让人仰慕的东西说起来也很简单,那就是精神变态(psychopath)气质。
精神变态者,简单来讲就是那种因为缺乏正常的共情能力(很难感知别人的痛苦)而显得情感淡漠、心狠手辣的人。
《纸牌屋》里的安德伍德夫妇都是典型的精神变态者。他们极度冷血,对别人的痛苦和遭遇漠不关心,其他人在他俩眼里都只是实现目的的工具和棋子。他们也很善于利用这些人,要么凭借超凡的个人魅力吸引拥趸,要么靠各种操控人心的手段摆布伙伴和敌人。最后一将功成万骨枯,很多人被夫妇俩牺牲,成了他们权力之路上的垫脚石。这些都是非常典型的精神变态者的手段。
除了《纸牌屋》里这对变态夫妇,影视剧里有很多高人气的反派、恶棍都是精神变态者。《神探夏洛克》里福尔摩斯的死敌莫里亚蒂、《蝙蝠侠:黑暗骑士》里希斯莱杰扮演的小丑(《小丑》里的小丑不是精神变态,而更像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沉默的羔羊》里爱吃人脑的汉尼拔、《华尔街之狼》里的“传销界祖师爷”乔丹·贝尔福特,他们都是挺典型的精神变态者。而且,他们也都很有人格魅力。
其实影视作品里,正面人物中的精神变态者也不少。《神探夏洛克》里的福尔摩斯其实跟他的死对头莫里亚蒂一样,也是个精神变态者,在缺乏共情能力和冷血无情的这一面,福尔摩斯并不比莫里亚蒂正常太多。
当然,夏洛克·福尔摩斯也是个魅力四射的高人气角色。
《007》里的詹姆斯·邦德可能是最著名的正派精神变态角色。邦德对付敌人时心狠手辣,对自己的同伴同样也没有多少感情。在《大破量子危机》那一集里,伙伴马库斯惨死在自己眼前,结果邦德眼神里大概只流露了一秒钟的悲伤。他接下来的动作居然是把伙伴钱包里的现金拿走,然后把尸体随便丢在了一个垃圾桶里。身边的邦女郎被惊得目瞪口呆,而邦德回以一个不解的表情,像是在说:“这都已经死了,还有什么好记挂的,死了不就是一团人形的肉而已吗?”
而007显然是银幕上最具魅力的经典角色之一。
所以,我们问题的其实是:为什么“精神变态”这种看似非常黑暗的人格特质会显得非常有魅力?
这很可能是因为,从进化的视角来看,精神变态在很多场合里是有巨大的生存繁衍优势的。
精神变态者至少有以下这些方面的优势。
精神变态者的优势——
优势1:表演大师
精神变态者往往是表演大师。
人们很多时候必须戴上面具,把自己做一些事情时的真实动机隐藏起来,才可以保护自己。而精神变态者是隐藏真实意图的行家。精神变态者很难体验到普通人所具有的感情,所以他们不会像普通人隐藏自己真情实感那样容易露馅。他们即使在言不由衷的时候也可以面不改色心不跳。他们是生活里的影帝、影后。
优势2:情感操纵大师
除了能表演,精神变态者还很善于操控。他们既能冷静地观察别人的弱点,在操纵别人为自己服务时也没有什么愧疚之心。
这两条优势合起来,能让精神变态者在群体生活中混得风生水起。
当然,这几样优势也会会展现在情场上,很多精神变态者也都是情场高手。在传播基因这件事上,精神变态者也不会输给普通人。
优势3:健康状况好
精神变态者很冷血,这种不容易焦虑的身心特点还给他们带来了一个额外的生存优势,那就是——他们往往比普通人更健康。
正常人面对压力的时候会有各种应激反应,应激反应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免疫系统的功能。而精神变态者比较少受到这种困扰。
优势4:强有力的领导者
精神变态者经常是强有力的领导者。他们比一般人更冷静。面对风险,一般人往往不知所措,而精神变态者却可以在风险面前杀伐决断。这正是领导人特别需要的气质。事实上,我们在很多政治精英、商业领袖身上,都能看到精神变态的品质。比如乔布斯就是一个极端典型的精神变态,他一方面极端善于蛊惑人心(他的发布会),另一方面也极端冷酷无情,经常随手炒掉员工还不认自己女儿。
优势5:好伙伴
精神变态者不但是好领导,其实也会成为好伙伴(这有点反直觉)。如果你有一个精神变态的朋友,那他可以带你去冒那些你想要冒却不敢自己去冒的险。万一惹出了什么事,他还能在关键时候帮你收拾残局。其实有很多人是期待有这样的一个朋友的。
优势6:强大的战士
精神变态者的一个显著优势是:他们往往是强大的战士。著名神经科学家詹姆斯·法隆在《天生变态狂》这本书里是这样论述精神变态者在战争中的优势的:
最成功的战士是那些可以把情感和行为分开的人。战争中,士兵们需要行之有效地杀人,他们扣动扳机的时候既不紧张也不开心。士兵们需要确定自己的目标,然后不带任何偏见或者情感,冷静地干掉对方。在正常社会环境中,这种表现会被视为精神变态,但在战争状态下却很有用。
人类社会总体上还没有经历过长时间的持续和平,所以精神变态基因的流传,可能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战争。
综上,“精神变态”并不绝对是一个人性格里的“负资产”,反而是一种在适当条件下有很大生存优势的性格特质,因此它在很多人眼里显得有魅力也就不足为奇了。
以上。
文: 魏知超
本文参考了我的新书《24帧心理密码:电影中的心理学》中的“变态杀手分类学”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