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注册
    • 注册
    • 编辑个人信息
    • 重置密码
加入聊天群
魏知超:心理·读书·电影
  • 文字博客
  • 视频作品
  • 音频播客
  • 心理学课程/付费内容
  • 出版物
  • 直播/讲座
  • 特别参与
  • 创作方向:心理、读书、电影
    • 心理
    • 书评
    • 影评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魏知超:心理·读书·电影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心理学博客

买体验还是实物更值?如何避免消费后悔?|心理朋克 No.032

2024-03-29
A A
0
买体验还是实物?

各位心理朋克的小伙伴,你们好。

马上就是春节了。在这里先代表心理朋克各位主播以及主编老魏给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新年有好运,万事大吉!

今天这期春节特刊,我们来聊聊假日如何消费。

逢年过节,该买点什么东西来犒赏一下自己呢?

这些年来在消费心理学里,有一个话题引发了很多研究,那就是——花同样的钱,是花在体验上更值,还是花在实体产品上更值。体验就是旅游啊、看个电影、看个话剧啊、吃顿大餐啊、做个spa啊这些满足精神需求的消费,而实体产品就是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比如买电器、买手机啊、买衣服啊等等。

我们的假日消费也有这两种选择。春节了,同样花几千块钱,是用它买一趟旅游、出去happy一番好呢,还是给家里换个新沙发、让家里“新春焕新颜”好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要看什么时候去问消费者。

在消费完之后比较短的一段时间里去做调查,那得到的反馈大体上是花钱买体验更值。同样花1000块钱,用来听一场音乐会得到的快乐似乎是要超过用同样多的钱买一块手表、买一件电子产品带来的快乐。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大致有这么两个:

第一,花在体验上的钱值不值,是很难事后去做比较的。花1000块钱听了一张华晨宇的演唱会,跟花这些钱去听一场张学友的演唱会,哪个更值,根本没法衡量。既然没法比较,我们就不会去比较。但是那些实物产品,就比较容易相互比较了。一方面,实体产品的很多参数完全是数量化的,这款手机的容量比那款大一点,但摄像头像素少一点;另一方面,实体产品也很容易出现更新的型号、出现性价比更好的竞品。这些特点都很容易让消费者在购买了实体产品之后去做比较。这一比较,就容易发现自己买到的,未必是性价比最高的,那难免就有点不爽了。

第二个原因呢,是我们花钱买体验和买实体产品时的购买策略是不一样的。买实体产品的时候,消费者喜欢用的策略叫“追求最大性价比”,说白了就是要把所有购买渠道上的所有类似产品的功能、价格都做一番比较之后,才决定在哪里下手买、买哪一款产品。但问题是,消费者面临的选择可以说是无限多的,要做到“追求最大性价比”,就得做非常多的功课。光比个价,就累死人了。这大大损害了消费体验。

但在买体验的时候呢,人们喜欢用的是另一种叫“满意就好”的策略,就是在心中设定一个标准,只要看了几种选择之后,觉得里面已经有了符合标准的选项,就下单。这种消费过程,当然就比“追求最大性价比”要轻松省力得多。

正因为有这些因素存在,在完成消费的一小段时间内,人们的感受往往是花钱买实体产品,不如买体验。

有一些消费心理学家于是就建议说,既然买体验获得的感受更好,那我们不妨在买实体产品的时候,也要尽量去多想想它带给你的体验。

很多产品,既有实体产品的那一面,也有体验的那一面。比如买一张音乐专辑,即便是数字版的,你也可以说它是你买到手的一件产品——这是从实体产品的角度来理解;当然你也可以说它是你买的一种体验,因为每次播放音乐,它都给你带来精神上的享受。心理学家做过实验,分别让人们从体验和实体产品这两种角度去感受同一个产品,结果就发现,从体验的角度来感受一个产品,人们的满意度就会提高。

不过,我们刚才说的所有这些“买体验比买实体产品更好”的结论,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它们都是当消费完成之后过了不长的一小段时间之内调查出来的结果。

那如果把整个消费体验的时间拉长,结论会不会有变化呢?2015年的时候,有几位心理学家就研究了这个课题,他们跟踪调查了消费完成好几个星期之内,人们的感受会随着时间发生什么变化。结果就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花钱买实体产品带来的快乐会慢慢迎头赶上。这是因为,花钱买体验,得到的往往是一次性的巨大的快乐,短期内,它带来的快感当然有压倒性的优势。但是花钱买实体物品,带来的是很多次的小快乐,尤其是当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时候,你在生活中一次次感受到它给你的美好。于是消费完成一段时间之后,“体验”带来的快乐慢慢消退了,而实体物品带来的小快乐却时不时刺激你一下,于是时间一长,买实体物品的感受反而有反超之势。

所以呢,从当前这些消费心理学的研究结论来看,体验式消费和实体产品消费总的来说算是打了个平手,它们之间只不过是“一次性的强大快感”与“多次积累的小确幸”之间的差别。该花钱买体验还是实体产品,还是得看你自己喜欢哪一种感受。

也许,最好的消费选择,是只花一笔钱就同时买到体验与实体产品。比如说,买个游戏主机加几款好游戏,可能就是一个两全其美的选择,这样既有实体产品的占有感,又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反复体验游戏给你的美好体验。

以上说的这些呢,其实还有一个前提假设,那就是不管我们花钱买到的体验也好,实体产品也好,我们对它们都是满意的,我们是在两种满意之间比较哪种更满意。

但现实中,当然不是每一笔消费都能花钱买到满意的,“花钱买糟心”的情形也不少见。那如果同样是不满意的话,是买了糟心的体验还是买了糟心的实体产品更让人后悔呢?心理学家研究的结果是,买了糟心的体验,更让人后悔。这可能是因为实体产品即便买得不满意,也毕竟有一件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拿到了手,而体验买得糟心,那就等于什么都没捞到,感觉特别亏。

而我们作为消费者呢,当然是希望,不管哪种消费觉得更亏,我们都要尽力避免。那我们怎么样消费,才能少一点后悔呢?

我们撇开产品质量那些因素,从一个消费心理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从消费心理的角度来说,很多时候我们买完东西后悔,是因为我们把消费之后的感受想象得太不具体了。

比如说,当你决定花钱出去旅游的时候,你是怎么想象这件事的呢?往往,我们只会去想象目的地的风景有多漂亮,自己晒在朋友圈的照片有多美。我们不会去想象旅游过程里的各种细节,比如整个行程你可能要在路程上花去一大半的时间,比如说目的地的经济水平比较落后,很难订到睡得舒服的旅店,你订的宾馆可能连稳定的热水都没有。

再比方说,当你决定花钱买个高级的单反相机的时候,你是怎么想象这件事的呢?你只会去想象你拿它拍出了摄影师级别的照片。你不会去想象,每次出门都要背着那么重、那么大的一个相机是多么不现实的事。

我们在消费之前,往往只会想象产品带给自己美好体验的那么一两个画面,而不会去想象使用它的具体细节。而产品真正带给我们的,是那一两个画面和所有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细节加总起来的体验。它的美好程度,一定远远比那一两个画面要逊色得多。

所以,当我们决定一个消费行为之前,理性的做法是:花一点时间,好好想象一下自己使用产品的各种细节,细节越具体越好。买单反相机之前,不要只想象拍出来的照片有多美,而应该去想象,自己怎么带上相机出门,到了拍照片的地方怎么架三脚架,拍完照片之后怎么ps,相机镜头如果进灰了要怎么保养。想象完这些细节之后,你可能就打消买单反的欲望了;如果你还是觉得拥有这个单反相机挺快乐的,那这时候下单,将来后悔的概率也就小得多啦。

好,今天这期节目,我们跟大家分享了几个近年来心理学里关于消费决策的研究结论:买体验,带来的是一次的快乐高峰,它会在短期内让幸福感激增,而买实体物品,带来的是细水长流的小欢乐;下单之前多想细节,可以避免事后后悔。

希望这些知识,对你有帮助。

最后,祝大家过一个花钱买到开心的春节。再一次祝大家新春快乐。我们下期再见!

 

Tags: 音频节目:心理朋克
ShareShareTweetShare
Previous Post

如何科学调戏弗洛伊德

Next Post

心理学界邪神——史蒂芬·平克 |心理朋克 No.033

Related Posts

书评博客

《具身认知》万字解读丨非凡精读馆 15

by 魏知超
2025-02-04
文字博客

我的2024影视、图书盘点(没几个字)

by 魏知超
2025-01-01
书评博客

《苦难的意义》万字解读丨非凡精读馆 14

by 魏知超
2024-12-19
书评博客

《情绪》万字解读丨非凡精读馆 13

by 魏知超
2024-11-28
心理学博客

【意志力的经济学解释】意志力不够用?因为“机会成本”太高了!

by 魏知超
2024-12-06
心理学博客

恋足的脑科学:为什么那么多人迷恋异性的脚?丨阉割恐惧?No;神经串扰?Yes!

by 魏知超
2024-12-06
Next Post

心理学界邪神——史蒂芬·平克 |心理朋克 No.033

从《湮灭》看什么是最深刻的恐惧 |心理朋克 No.034

人工智能到底会不会统治人类?|心理朋克 No.035

发表回复 取消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最受欢迎

  • 恋足的脑科学:为什么那么多人迷恋异性的脚?丨阉割恐惧?No;神经串扰?Yes!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 《穆赫兰道》剧情全解析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 我写过的美剧《迷失》(LOST)剧情解析文章索引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 良性自虐:为什么会有人喜欢恐怖、重口、猎奇向的影视剧?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 复仇者的《花样年华》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近期更新

《具身认知》万字解读丨非凡精读馆 15

2025-02-04

我的2024影视、图书盘点(没几个字)

2025-01-01

《苦难的意义》万字解读丨非凡精读馆 14

2024-12-19

《情绪》万字解读丨非凡精读馆 13

2024-11-28

【意志力的经济学解释】意志力不够用?因为“机会成本”太高了!

2024-12-06

恋足的脑科学:为什么那么多人迷恋异性的脚?丨阉割恐惧?No;神经串扰?Yes!

2024-12-06

标签

剧情解析 大卫·林奇 徐克 心理学新知小课·心理学新知 心理学新知小课·毒物推荐 心理学新知小课·进击的三观 意识之谜 王家卫 美剧《迷失》 诺兰 进击的巨人 非凡精读馆·心理学图书解读 音频节目:心理朋克 项目简介

更新日历

  • 2025 年 2 月
  • 2024 年 12 月
  • 2024 年 11 月
  • 2024 年 10 月
  • 2024 年 5 月
  • 2024 年 4 月
  • 2024 年 3 月
  • 2024 年 2 月
  • 2024 年 1 月
  • 2023 年 11 月
  • 2023 年 10 月
  • 2023 年 9 月
  • 2023 年 8 月
  • 2023 年 7 月
  • 2023 年 6 月
  • 文字博客
  • 视频作品
  • 音频播客
  • 心理学课程/付费内容
  • 出版物
  • 直播/讲座
  • 特别参与
  • 创作方向:心理、读书、电影

© 2023 weizhichao.info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Sign Up

Create New Account!

Fill the forms be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Add New Playlist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文字博客
  • 视频作品
  • 音频播客
  • 心理学课程/付费内容
  • 出版物
  • 直播/讲座
  • 特别参与
  • 创作方向:心理、读书、电影
    • 心理
    • 书评
    • 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