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芬兰人在国内的社交媒体上忽然火了(试着搜一搜“精神芬兰人”或“精芬”),其实前不久,芬兰人在国外媒体上也火了一把,因为在联合国今年发布的2018世界幸福报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中,芬兰荣登榜首。芬兰又㕛叒一次被评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
不过芬兰人表示:我们不服,我们又㕛叒一次“被幸福”了。芬兰各路媒体和专家纷纷撰文从各种角度花式论证我们芬兰人没那么幸福。
芬兰阿尔托大学的心理学研究者Frank Martela在《科学美国人:心理》2018年7月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芬兰是世上最快乐的国家,但是芬兰人对此表示不甚愉快》的文章,分析了为什么芬兰人并不感觉自己多幸福。
Martela在文中分析到,测量幸福水平的方式大致有4种,不同的测量方式得到的结果其实差异巨大。
1.第一种幸福测量:生活好不好
刚刚把芬兰评为最幸福国家的“世界幸福报告”是如何衡量幸福的呢?这项调查要求156个国家的人们“以0到10的等级来评价他们今天的生活,最糟糕的生活是0,最好的生活是10。”
这是一个很常用的衡量一般生活满意度的指标。GDP、社会服务的普及性、政治自由度以及对政府和对他人的信任等社会因素,可以解释一个国家人民平均生活满意度的很大一部分。而在这些指标中,北欧国家——芬兰、瑞典、挪威、丹麦、冰岛——是得分最高的国家。因此,毫不奇怪,每次用这种方法衡量生活满意度时,这些国家总是排在前十位。
2.第二种幸福测量:开不开心
但是,如果换一种衡量幸福感的方式,比如通过观察人们多常经历积极情绪,以积极情绪的频率和强度来衡量幸福感,那得到的结果会非常不同。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会变成巴拉圭、危地马拉和哥斯达黎加这些拉美国家。而芬兰当然远远够不着榜首。芬兰人在情绪表达上,冷感得要死。
3.第三种幸福测量:抑不抑郁
如果在衡量幸福感时再把「抑郁症发病率」考虑在内,那情况就更复杂了。世界上人均抑郁症患病率最高的国家是美国。而在西方国家里,芬兰紧追美国,排名第二。从这个角度来看,芬兰可以说是西方最丧的国家之一。
Martela说,芬兰一方面可能很擅长保持高水平的平均生活满意度,但同时,那些有抑郁风险的人可能得不到足够的社会支持来应对情绪低落的问题。他说,这也许就是为什么芬兰人均拥有数量最多的重金属乐队(平时冷淡,就只好在唱歌时吼出来了)。
4.第四种幸福测量:有没有意义
还有学者认为,幸福感中应该包含“意义感”,即一个人是不是感觉自己的生活有意义。在意义感的测量中,芬兰排名也很靠后。Martela认为,在“意义感”这方面,宗教信仰可能起了一定的作用:较富裕的国家平均来说宗教倾向较少,这可能是发达国家的人们报告意义较少的原因。
***
这一通分析下来,结论其实是:幸福很复杂,同一个人或者同一个国家可能在幸福的某一个维度上高高在上,而同时在另一个维度上远远落后。
Martela最后写道:
“如果幸福是积极情绪的普遍存在,那么芬兰就不是最幸福的国家。如果幸福是没有抑郁,芬兰也不是最幸福的国家。但是,如果你觉得幸福是一个人对生活条件的一种平静的满足,那么芬兰和其他北欧国家可能是最适合你居住的地方。”
p.s.:
在“2018世界幸福报告”中,中国排名第79位,比去年上升了4位。
参考文献:
Frank Martela. Finland Is the Happiest Country in the World, and Finns Aren’t Happy about It.
说明
- 这个“心理学新知小课”系列的文章是当年配合《魏知超:心理学新知课》相关内容而写的科普/杂谈小短文,在已关闭的平台“饭团”上发表,原文链接已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