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注册
    • 注册
    • 编辑个人信息
    • 重置密码
加入聊天群
魏知超:心理·读书·电影
  • 文字博客
  • 视频作品
  • 音频播客
  • 心理学课程/付费内容
  • 出版物
  • 直播/讲座
  • 特别参与
  • 创作方向:心理、读书、电影
    • 心理
    • 书评
    • 影评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魏知超:心理·读书·电影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书评博客

分裂的高手:从《龙门飞甲》到《三体》

2023-08-02
A A
0

1.兵器

《龙门飞甲》,半部好片。前面尚可,后面崩溃了。

关于崩溃的点起何处,看到的大概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崩溃于龙卷风大战,“有胆子你我到龙卷风里分胜负”算是最傻×的挑衅;第二种说法是崩溃于西夏古城里搬黄金一段的混乱逻辑:你们主仆联手先杀光所有人,最后搬出去的不还是风里刀他们能搬出去的那么点儿吗?

但是,不知道有没有人留意到这两处之间的另一个小细节:一把削铁如泥的宝刀。在西夏古城苏醒之前,雨化田已露一脸败相。这时意外捡来一柄削铁如泥的宝刀,才顿时恢复高手气派。

在我看来,与前两处相比,这一刻才是更要命的崩溃,因为“高手”的气场在这里崩塌了——雨化田算是片中第一高手,但一个需要绝世神兵配合的高手还是真正的高手吗?

我记得孔庆东老师在疯掉以前曾颇为到位地分析过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兵器(我忘了观点是否是他原创):大意是,金庸武侠小说中越是末流的高手越仰仗各种夸张的兵器,例如岳老三的鳄嘴剪,而越是真正的高手兵器越是简单。小说里真正的高手只需一柄再普通不过的剑就足够了,或者只用掌。杨过和独孤求败也只是在年轻时才用玄铁重剑的,到老了就什么兵器都不使了。

所以雨化田算是几流高手呢?

雨化田很分裂。开场一上来,他的确就是个绝顶高手的范儿,露的那几手震碎一切的功夫根本就是独孤求败“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的境界。

我本来以为,这种级别的高手应该是像东方不败那样,就算手里啥都没有,淡定地挥一挥衣袖,对手就变成一团肉糊的,最多补几针绣花针就够了。

可事实是,雨化田手里的兵器,相当地,花哨!

雨化田实战时用的剑叫三子剑,看上去就是一把长剑,实际上镶在剑身上的两柄短剑是可以飞出去当暗器使的。绝顶高手用暗器本来也没有什么不堪的,李寻欢就是用暗器的。可问题是,人家是拿暗器当明枪使,开打前摆明了就是要飞你一刀,用得光明磊落。而雨化田却是摆出一副用长剑的架势的,打到一半忽然再飞出两柄飞刀来,这就是赤裸裸的偷袭了。这就很不堪了。靠花哨的奇兵怪器来偷袭是不应该出现在一个故事的第一高手身上的。

大概会有反驳说,绝顶高手用花哨的兵器有什么不对?就拿徐克自己的作品来说,《七剑》里的那七把剑比这还花哨的多呢,但你会觉得楚昭南、风火连城们很不堪吗?

的确不会。但我觉得,《七剑》与《龙门飞甲》并不能直接对比。

因为《七剑》这部很多方面都力求写实的影片里,偏偏这七把剑是最不写实的。《七剑》里的七把剑除了是实战的武器外,更重要的是用剑者的人格象征与命运隐喻,这在片中是再明显不过的。因此那七把剑的花哨,更多的不在于实战的花哨,而在于所用来象征的人格的多样与命运的多彩。事实上,片中楚昭南、风火连城这两位绝顶高手决战时,手中两把剑几乎就是当成了普通长剑使。在实战的这一层面,绝顶高手手中的剑再平凡不过。

而《龙门飞甲》中兵器的花哨,在人格象征与命运隐喻这一层上,似乎有一点,但不明显。比如春哥又用镖又耍大刀的,这是表现她人格中的两面吗?我看不出来,我觉得就是哪种兵器好用用哪种而已。兵器的花哨主要是服务于实战这一层上。迅哥的转手剑和春哥的连环镖都大大提升了武戏的观赏性,但片中绝顶高手都要靠花哨的兵器克敌制胜,就很有点儿让高手的武功境界掉份儿了。

或许可以说:我脑袋好,只有我能想出来这么牛叉的兵器,这是我实力的一部分。这在现实世界里无可厚非,可在武侠世界里,这基本上等于作弊。

所以雨化田登场时表现出来的武功境界,与之后实战中的表现,是相当分裂的。至于到了西夏皇城捡到削铁如泥的宝刀那一幕,就更是急转直下了。越是内心怯懦,越要张牙舞爪。低手靠神兵,高手只靠肉身。需要神兵来壮胆才那么牛逼哄哄,这真的是很没种,虽然他的确“没种”。

那么,使鳄嘴剪使成了天下第一高手和使掌使成了天下第一高手,如果打起来打成平手,有什么高下之分吗?

没有。

使掌的比使鳄嘴剪的到底高明在哪里?

一样高明。

但是,使掌的比使鳄嘴剪的更安全。使鳄嘴剪的,趁手的武器世界上就那么一把。它一坏你就完。使剑的,手里的这把坏了,随手一抄又是一把。使掌的,武器就长在自己身上。可以出门忘带剑,可以出门没有带够镖,但你不会出门忘带你的手。

如果武功的境界是一个“系统”的话,从使鳄嘴剪到使掌,就是系统的强健性不断提升的过程。兵器越花哨,武功境界完美发挥的条件也就越苛刻。越是不滞于物,就越能在所有的时间、地点中发挥最高水准。

我觉得武侠小说很大程度上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意淫保护自己的能力。所以这种保护能力的强健性越高,就越有安全感。

所以不是武器越普通就越厉害,而是武器越普通,就越有全天候的防卫能力,因此也就越安全。

所以不但越是高手就越用掌,越是高手也就越容易因为各种因缘际会获得更强的防卫能力,比如百毒不侵。例如《天龙八部》里段誉获得百毒不侵能力的一段就相当地科幻,于之后的情节也无甚作用。我觉得金庸似乎就是忍不住添上这么一段,好让自己可爱的男主角从此拥有更加强大的自我保护能力。(我一直认为金庸是一个很没有完全感的人,从他的修改作品、与晚辈的论战中都能看出一点他与江湖地位不相符的焦虑。)

我觉得笔下的高手越是有全天候的防卫能力,作者思绪中的某些不安全感就越容易通过这种意淫得到压制。

完美的高手,也许只是一种意淫。

(关于这个观点更广泛的讨论,还可以看我的书 《迷人的假象:光影中的心理学秘密》中“Fate 命运掌握在你手里吗”一章。)


2.逆转

再说回到雨化田。再怎么不堪,雨化田仍然是《龙门飞甲》里的第一高手。就像大多数武侠片一样,《龙门飞甲》这个故事里武功最强的不是男一号,而是反一号。于是,故事若不是一黑到底最后好人都死在坏人手里,那就不可避免地遇到最后正派在大决战中如何逆转反一号的问题。

“逆转”是一个大难题。

因为通常反一号不但在武功上占优,在资源上更是占尽优势。动起手来你不是他对手,他甚至不用动手就能召集足够多的炮灰部下把你车轮死。

所以男一号不但得逆转资源劣势,也要逆转武功劣势,这种情形在现实中的成功可能性基本为零。合情合理的逆转其实是武侠编剧们的一大难题。

比较一下《龙门飞甲》、《新龙门客栈》和胡金铨的《龙门客栈》这三个版本的龙门故事中,男一号分别是如何逆转这两个劣势的。

资源劣势的逆转:

先看《龙门飞甲》。按上面提到的角度来看的话,片中从风里刀出场到沙漠混战这一段,其实就是正方如何逆转资源劣势的过程。雨化田试图假扮风里刀却最终根本没办成的计谋,以及“龙门飞甲,便知真假”的暗号,都是毫不利己、专门利敌的蠢招。最后正方正是利用雨化田的这些蠢招设了一个让二档头与雨化田部队的自相残杀的局。雨化田部的自相残杀至少消灭了大部分可以用来围殴的喽啰,造成正反两方人数上基本势均力敌的局面。雨化田的资源(人数)优势,通过这一情节被逆转、至少是被追平了。

《新龙门客栈》里,曹少钦本已率大军包围龙门客栈,占尽资源优势。周淮安等人从密道逃到大军身后,被一条随风飘走的腰带暴露行迹。曹少钦此后的反应很值得分析一下。曹少钦在发现“身后有人”之后立刻飞身上马朝身后追去,这时只有十余骑黑骑箭队跟随他而去,而整个黑骑箭队大军都继续包围龙门客栈。显然,这十余骑骑兵应该是曹少钦的贴身护卫一类,无须任何指令即默认跟随在曹少钦侧。除此之外,而其他的黑骑箭队,在没有指令的情况下,显然是不得擅自行动的。这一状况直接导致了正反两派资源的逆转,因为这十余骑骑兵随后被金镶玉的柳叶刀秒杀,最后形成了正方围攻曹少钦的局面。

曹少钦的资源优势,是他自己放弃的。他没有下令让更多的部队跟随自己。从他发现“身后有人”后立即亲自追杀的果断来看,他是有相当大的把握判断身后的人就是周淮安的。而在此情形下居然放弃召唤更多的部队围剿对手,这是绝顶高手的绝对自信。“天大地大我最大”。即便放弃手上所有的优势资源,甚至陷自己于险境,也有绝对的把握消灭对手。

胡金铨版《龙门客栈》中的曹少钦更是胆魄非凡!如果说《新龙门客栈》中的曹少钦还有那么一点儿紧急情况下决策失误的意思的话,在《龙门客栈》的决战之前,东厂已经对萧少兹等人形成必杀的局面。《龙门客栈》中的曹少钦完全是在已经对萧少兹等人形成必杀的局面下主动放弃所有资源优势,甘愿单靠一己之力面对正方的群殴。而正方手脚上靠的是人多,嘴上靠的都是跟生殖器有关的人身攻击。

对比之下,除了不幸是个坏蛋外,这个版本的曹少钦在任何一方面似乎都比正方光明磊落。不光在武功、资源上远胜正方,甚至在某些道德修养上也完胜正方。

这似乎也是多数类似的武侠题材中的道德难题,一方面正派人士总是大义凛然的,一方面他们又总是围殴对手。很分裂。

再看武功劣势的逆转:

胡金铨版《龙门客栈》里,曹少钦的武功实在太高,本来即使面对一群疯狗一样的正派高手也是有绝对的把握获胜的。但是,武功第一的曹少钦,居然有哮喘。于是,逆转武功劣势的第一种模式就登场了,那就是“高手有病”。

胡金铨版《龙门客栈》的曹少钦也是一个分裂的高手。状态好的时候天下第一,病发时就只好送命了。严格一点说,这里并没有逆转,纯粹是绝顶高手忽然变弱了而已。分裂的高手只是死于自己的分裂。

因为对手的分量忽然轻了,所以这样的逆转也没有多少分量,虽然它在剧情上合情合理。

不过也正因为在剧情上合情合理,所以这一招用起来也就毫无风险。高手虽然很牛,却一定有罩门。铁布衫刀枪不入,但捏蛋蛋一定可以破掉它,从《鹰爪铁布衫》、《鹿鼎记》到《大内密探零零发》无不如此。

比较有趣的是“反向逆转”。在大多数《超人》故事里,男一号超人才是故事中的第一高手,而且比其他人高很多。你说要是超人没罩门,那光头卢瑟只是个普通地球人,怎么跟他玩呢?为了让对手有的玩,所以超人几乎每一集都要被“捏蛋蛋”,不是被氪星球的石头砸,就是被氪星球的刀子捅。

比如李小龙。李小龙太强,你不但不用担心他输,你甚至都不用关心他怎么赢。他的对手基本都只有挨揍的份而已,强弱的差别只在能挺多久,BOSS级的反派高手也只不过是能在开始密集挨揍前先打中李小龙几下。但是,在一个英雄故事里省掉逆转,也就同时丢掉了最能抓住观众的戏剧张力。如果你一定能赢,那还剩下多少看头?

李连杰的《黄飞鸿》就好多了。黄飞鸿也是不需要逆转的英雄,但没有那么强势。在不需要逆转的英雄故事里,一个无限逼近英雄的反派BOSS就十分重要。严振东、纳兰元述这些与黄飞鸿几乎旗鼓相当的对手在本来毫无悬念的结局之前硬生生造出了悬念的幻觉。黄飞鸿也一定能赢,但你会想看他怎么赢。

李连杰的《精武英雄》与李小龙的《精武门》相比,剧情上很大的改进就在于此。因为有了一个实力上无限接近陈真的藤田刚,以至于最后决战中每一个回合都很有看点,大大增强了剧情张力。这剧情张力不光是出色的动作设计带来的,更重要的其实是“势均力敌”这一设定。相比之下,甄子丹的《精武风云》中靠小宇宙大爆发星矢附体暴走的大逆转,就是大倒退了。

没得打
有得打
打鸡血

再说回《龙门》系列。三部《龙门》中在武功逆转这一点上最有趣的是《新龙门客栈》。《新龙门客栈》中的逆转,是由切肉的鞑子刁不遇完成的。在他像救世主一样从天而降(其实是从地下钻出来)之前,是几乎没有几句台词的小配角,虽然每次出场都让人印象深刻,但不但观众从来不会真正注意到他的重要性,即便片中与他见过面的正反两方都知道他是个高手却也从来没有把他当过一回事。

《新龙门客栈》就是徐克版的《非常突然》,只有先有这样刻意的贬抑和忽视,才使得最后致命逆转如此出人意料、惊心动魄。

在这一点上,《新龙门客栈》的观感很像埃勒里·奎因的侦探小说,所有的线索早就放在你面前,而你视而不见,直到谜底揭晓,你才感叹,我早就看到了种种线索,却怎么从来没想到把它们串起来。

在这个故事里,鞑子刁不遇是一个隐藏的高手。如果加上他,正反双方的优劣势差距也许根本就不存在。隐藏的高手造成了虚构的弱势,其实双方本来势均力敌,甚至正方更加占优,弱势只是假象。“隐藏的高手”,另一种逆转的模式,虽然严格来说,并没有逆转。

把“隐藏的高手”用得最有趣的是《双旗镇刀客》,片中的孩哥其实像李小龙和黄飞鸿那样,从一开始到最后都是故事里的第一高手,可是在孩哥那一刀挥出之前,没有人知道这一点,于是所有的戏剧都在这“虚构的弱势”中展开。

回过头来再看《龙门飞甲》。雨化田在西夏皇城牛逼哄哄地说:“只可惜你们这帮人,没有一个是我的对手。”好像全部一起上都打不过他的样子。可结果是,受伤的赵怀安加上重伤的凌雁秋两人就合力把他干掉了。

逆转的原因,缺乏交代。雨化田在突然被赵、凌两人逆转前,还刚刚刺过赵怀安一剑,却被赵怀安黄飞鸿附体的无影脚逆转,实在很缺乏说服力。要么是雨化田虚张声势,实力并非真的远在赵华安等人之上,要么就是赵怀安、凌雁秋互相牵挂对方的安危,于是小宇宙爆发。不论是哪种,都是相当缺乏剧力的潦草设计。

编剧花了那么多心思逆转正方的资源劣势,却在这一点上敷衍了事。对我来说,这是《龙门飞甲》剧情上相当让人遗憾的一点,因为我看过的大多武侠故事在如何逆转武功劣势这一点上多多少少都有些噱头,而在逆转资源优势上缺乏说服力。《龙门飞甲》却正好反了过来,补了别人的缺,自己却没有善终,很可惜。不过可能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这么一点小bug放在凌乱的结尾半小时里完全显得微不足道了。

在大决战之前,赵怀安已经先行逆转了一大截武功上的劣势,方法只是很简单的升级武器。赵怀安仅仅加了根铁链就大大缩短了与雨化田之间的战力差距。当然,这招能成立,前提正是前面说过的雨化田不滞于物的外表与仰仗神兵利器的实战能力之间的大分裂,这里不再累述。不过,这倒可以归入逆转的第二种模式——“练功升级”。

主角的练功升级大概是武侠故事中最常见的逆转模式了,大部分的武侠小说无非都是男主角的成长小说。

成长多指练功,练功又多靠奇遇。像《少林三十六房》那样一招一式练功夫或像《大唐双龙传》那样打怪升级的毕竟不多,掉下悬崖捡到秘籍的倒不少。

掉下悬崖死不了还能捡到武功秘籍这样的荒唐桥段,玩一次也就算了,可偏偏好像所有武侠小说里的男主角都有这种狗屎运,这就难免让人觉得狗血了。不过,我觉得让人觉得狗血的真正原因其实不怪桥段本身,而在于它总是被用在同样的一种写意的背景里。

武侠故事通常总是写意而非写实。写意中的荒唐,那只是拙劣的巧合,但现实中的荒唐,那就是命运了!

于是荒唐一旦用在写实里,就绽放出别样的华彩。

比如徐克的《刀》。同样的掉下悬崖捡到秘籍的荒唐桥段,却有写实的江湖和惨烈的杀戮为衬,于是半条命、半个身子,半本刀谱、只剩一半的断刀就不再是巧合,而是宿命!

巧合转变为命运。个人觉得这是徐克最牛掰的一次化腐朽为神奇。

升级除了靠练功,当然还可以靠顿悟。顿悟是因为有所感,有所感是因为有经历。顿悟所需的条件早就包含在主角的经历中,直到机缘到时,豁然贯通、大彻大悟。《剑雨》中细雨领会到路竹的四招和《食神》中的黯然销魂饭,都是如此,看似宿命使然,实则水到渠成。

反派也有宿命。

在李仁港延续徐克的《黄飞鸿》系列故事《八大天王》里,黄飞鸿居然需要逆转。故事中的镜花和尚是这个系列中唯一一个武功在黄飞鸿之上的对手。镜花和尚最后竟无意中打中一口钟而破了自己的神功,因此被逆转。在少林寺的钟声中被驱逐的镜花最后在钟声中终结,而与这钟声所象征之物的和解也正是他心底最渴望得到的解脱。看似巧合,实则宿命。偶然中蕴藏必然。

在徐克的《东方不败》中,东方不败感念与令狐冲的旧情,手下留情,一败涂地。这是因情逆转。在古龙的《风云第一刀》里,上官金虹本有太多的机会取胜,可他仍然要等待李寻欢发出那一刀,赌自己是否能接住例无虚发的一刀。败局早已藏于性格之中。

我更喜欢这种从心而至的宿命,性格、经历和情感决定命运。不是天下砸下来的,却怎么也逃不掉。


3.不可能的逆转

高手一旦完美,逆转就不可完成。于是在我看过的太多的故事里,那些反派高手们被刻意地撕裂。一方面看上去不可战胜,一方面又要么不堪一击要么漏洞百出。

在《终结者2》里,T800本来是没有任何机会的,只要T1000用跟他一样威力的武器。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T1000自始至终几乎都在使用威力较小的轻武器。比如他俩刚碰上那会儿,如果T1000用的不是手枪而是跟T800一样的来复枪,T800没有任何机会。请别说T1000没法弄到重武器,凭他随意变形的本领,要弄点重武器比T800容易多了。他甚至只要背上一身烈性炸药,约翰康纳在五十米内时引爆,任务就完成了,这样的机会在片中比比皆是。但奇怪地是,T1000总是很善解人意地用一把打在T800身上像挠痒的小手枪,然后子弹一打完就徒手上阵。

这个机器人高手很分裂。

在《洛杉矶之战》中,外星人有跋涉n个星系来地球的能力,却使用和美军一样的战术,于是被美军完爆;在《独立日》中,同样有有跋涉n个星系来地球的能力的外星人却没有防火墙;在《世界之战》中,谋划了n个时代进攻地球的火星人居然没有把地球细菌计算在内。

外星高手们也很分裂!

所有这些地球人的逆转全部都是扯淡。如果一个外星文明居然有跨越n个光年来到地球人的科技能力,那么地球科技水平与他们的差距是蚂蚁和人的差距,如果这些外星人还对地球不怀好意,那地球人一点逆转的机会也没有。也许你要说有差距也有意外嘛,有时候一群蚂蚁也可以打败人啊。对不起,我说的是一只蚂蚁与整个人类的差别!人类没有任何逆转的机会。

所以只要一个有跨越n个光年来地球的科技水平的外星文明想跟人类打,那人类就一定死定了!

除非——这个外星文明有求于地球上的什么,人类可以拿着它跟外星人玩同归于尽,鱼死网破这招,这是唯一的逆转可能。

那么外星文明会有求于地球上的什么呢?是《洛杉矶之战》和《独立日》中的水?还是《变形金刚3》中劳动力?

一个有跋涉n个星系来地球的能力的文明居然会图地球上的水?扯淡吧!

如果一个外星文明有跋涉n个星系来地球的能力,那么它们科技能力之强,不是人类可以想象的。它们一定是在比地球人有效无数倍的基础上利用物理规则。想要水?最保守的想象是,他们也许只要晒晒太阳,质能转换,就能硬生生造出一切想要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来。这就叫给点阳光就灿烂!

想逆转这样的神级文明,没有任何机会。所以地球唯一可能的逆转只能发生在以下的情形中:

这个有求于地球而想征服地球的外星文明,一定不可能离地球太远。n个星系的n是在两位数以内。也就是说,它们虽然能跋涉来地球,但跋涉的距离其实只是短途。这样的文明的科技虽然也远在地球之上,但可能还处于地球人能想象的范围内。也正因为他们的科技水平也仍有限,所以他们会在某个方面有求于地球。所求之物,他们自己没有,而地球有。

也就是说,地球人碰上的这个外星高手,得是个不太高的高手才行。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人类才有一丁点儿逆转的机会。

熟悉刘慈欣小说的朋友大概知道我要说什么了。

没错,伟大的《三体》系列。

如果从逆转这个角度来看《三体》的创作思路,你会发现刘慈欣是多么煞费苦心地让故事中的逆转变得合理。

三体文明的所有特征乃至整个《三体》系列中的宇宙图景,加起来恰恰让上述地球唯一可能的逆转的情形成为可能:

三体星系离地球不远;
文明虽然高得恐怖但离神级文明尚远;
有求于整个太阳系的生存环境;
由于黑暗森林的宇宙图景,因此地球人可以利用这点用鱼死网破这一招与三体人形成恐怖制衡。

刘慈欣比我所见的任何科幻创作者都更加注重逆转的逻辑合理性。整个《三体》系列的背景设定过程也许就是一个让不可能的逆转变得可能的过程!

让不可能成为可能,刘慈欣才是一个完美的高手吗?


4.完美的高手

但刘慈欣也是分裂的。

刘慈欣的分裂让三体文明也随之分裂。一方面,三体文明在物理科技上的强大在地球人眼中简直如同神明,而另一方面,三体人在心理学与计谋方面却相当白痴。

这就有这样一个问题:即基于心理或语言的计谋,是一种跨文化就无法充分理解的文化和艺术(因此与科学技术的先进与否无关),还是一种可以精确计算的科学(因此与文化其实并无关系)?

在《三体》乃至其他一系列作品中,刘慈欣都选择了前者。在刘慈欣看来,基于人类心理和语言的计谋是一种不可尽用逻辑来推算的文化或艺术,而不是可以精确计算的科学,与文明程度无关。因此在《三体》中,纵使三体文明在物理科技上的强大无法想象,但这却与他们理解人类计谋的能力无甚关系。这是《三体3死神永生》后半本书的情节得以展开的最重要的前提设定。

但是,基于人类心理和语言的计谋真的无法用精密的科学演算吗?

其实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者克里克早就说过:“你,你的喜悦,悲伤,回忆,抱负,你对你人格的感受,你的自由意志,这一切,实际上都不过是大量神经元与其缔合分子的生理反应而已”。

当心理学和神经科学发展到极致时,假如人脑的所有神经元的状态都能被完全监控,那么人的一切思绪,就都只是神经元放电模式的一个排列组合。一个数学模型而已!

虽然人类当前的心理学和神经科学虽然远远没有到这一步,但是我们完全有理由想象到这样的终极状态。

所以对于一个超级文明来说,基于心理和语言的计谋,就只是一道数学题而已。

甚至,连艺术也可以用科学生产。

在刘慈欣的《诗云》里,超级文明用整个太阳系的物质来对汉语做排列组合,让所有过去、未来的诗人可能写到的诗都出现在这个排列组合里,然而他们却无从检索。诗歌之美是单靠科技的力量永远也无法真正完全掌握的。

但真是如此吗?

人对艺术的品味几乎无一例外的与人类的某些本能趋向相吻合,当代的进化心理学就已经可以预测人类对某些艺术元素(音韵、颜色)甚至形式的喜爱及其原因。如果我们想象那种神级文明的情形,在他们看来,人类的大脑是一个条件全知的数学模型,那么这个模型输出的“喜好”、“审美”也是完全可以计算出来的,然后根据这些喜好,计算出满足它们的艺术品。(可参见我的书 《迷人的假象:光影中的心理学秘密》中“Quantum 量子心灵”一章。)

所以三体人其实在计谋上,也应该是像物理一样,远在地球人之上的。这是纯粹的计算,而无关文化。

刘慈欣在物理科学上的想象几近狂暴,在人文社会科学上的想象却趋向于保守。这是刘慈欣的分裂。

其实一个在物理上神级的文明,他们的艺术也一定是神级的,也许他们只是不屑,但一定不是不会。

连《永无止境》中登上智力金字塔顶端的人类中的绝顶聪明者,都说出了“I see everything”这样霸气的台词,文学、政治、经济、数学、搏击通杀,连特德·蒋的《领悟》中的人类智者在获得超级智力时都能想到先创造一门语言来匹配自己的超级思维,何况三体人呢?

《领悟》这个故事收录在特德·蒋短篇科幻小说集《你一生的故事》中

 

“I see everything”,这才是完美的高手!

版本历史

  • 知乎问答版:在动作片里,BOSS 的武功一般强于主角,但最后总会被主角逆转,那么如何设定逆转的情节会显得比较合理?

收录

  • 知乎周刊:《2014 年度 300 问》特辑
  • 本文核心论点经修订后已收入《迷人的假象:光影中的心理学秘密》。
迷人的假象
Tags: 徐克
ShareShareTweetShare
Previous Post

渡鸦与飞蛾:《冰与火之歌》与《指环王》的情报战争

Next Post

悬崖底下练神功:《黑暗骑士崛起》的武侠面向

Related Posts

书评博客

《具身认知》万字解读丨非凡精读馆 15

by 魏知超
2025-02-04
文字博客

我的2024影视、图书盘点(没几个字)

by 魏知超
2025-01-01
书评博客

《苦难的意义》万字解读丨非凡精读馆 14

by 魏知超
2024-12-19
书评博客

《情绪》万字解读丨非凡精读馆 13

by 魏知超
2024-11-28
心理学博客

【意志力的经济学解释】意志力不够用?因为“机会成本”太高了!

by 魏知超
2024-12-06
心理学博客

恋足的脑科学:为什么那么多人迷恋异性的脚?丨阉割恐惧?No;神经串扰?Yes!

by 魏知超
2024-12-06
Next Post

悬崖底下练神功:《黑暗骑士崛起》的武侠面向

玄与实,从《普罗米修斯》看“挖坑不填”的艺术

追寻幻影的历程:《记忆碎片》的心理学灵感及剧情解析

发表回复 取消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最受欢迎

  • 恋足的脑科学:为什么那么多人迷恋异性的脚?丨阉割恐惧?No;神经串扰?Yes!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 《穆赫兰道》剧情全解析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 我写过的美剧《迷失》(LOST)剧情解析文章索引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 良性自虐:为什么会有人喜欢恐怖、重口、猎奇向的影视剧?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 复仇者的《花样年华》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近期更新

《具身认知》万字解读丨非凡精读馆 15

2025-02-04

我的2024影视、图书盘点(没几个字)

2025-01-01

《苦难的意义》万字解读丨非凡精读馆 14

2024-12-19

《情绪》万字解读丨非凡精读馆 13

2024-11-28

【意志力的经济学解释】意志力不够用?因为“机会成本”太高了!

2024-12-06

恋足的脑科学:为什么那么多人迷恋异性的脚?丨阉割恐惧?No;神经串扰?Yes!

2024-12-06

标签

剧情解析 大卫·林奇 徐克 心理学新知小课·心理学新知 心理学新知小课·毒物推荐 心理学新知小课·进击的三观 意识之谜 王家卫 美剧《迷失》 诺兰 进击的巨人 非凡精读馆·心理学图书解读 音频节目:心理朋克 项目简介

更新日历

  • 2025 年 2 月
  • 2024 年 12 月
  • 2024 年 11 月
  • 2024 年 10 月
  • 2024 年 5 月
  • 2024 年 4 月
  • 2024 年 3 月
  • 2024 年 2 月
  • 2024 年 1 月
  • 2023 年 11 月
  • 2023 年 10 月
  • 2023 年 9 月
  • 2023 年 8 月
  • 2023 年 7 月
  • 2023 年 6 月
  • 文字博客
  • 视频作品
  • 音频播客
  • 心理学课程/付费内容
  • 出版物
  • 直播/讲座
  • 特别参与
  • 创作方向:心理、读书、电影

© 2023 weizhichao.info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Sign Up

Create New Account!

Fill the forms be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Add New Playlist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文字博客
  • 视频作品
  • 音频播客
  • 心理学课程/付费内容
  • 出版物
  • 直播/讲座
  • 特别参与
  • 创作方向:心理、读书、电影
    • 心理
    • 书评
    • 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