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个脑洞:如果给《天才在左》来一个“科学补完计划”,补充上缺失的精神病学/心理学硬知识,那它会是什么样子?
《天才在左》这本书的观感,取决于把它看成小说还是科普书。
按小说的预期读,还是按科普书的预期读,会让这本书的观感冰火两重天。
分两头说。
如果看成小说,那它是一本相当优秀的……大概可以叫做——设定流小说?
每个单元抛出一个强设定,奇观感拉满。
精神病患者的主观世界构成一个个迥异于寻常体验的“异世界”,读者被抛进一个个异世界的奇观里,刺激得很。里面有不少单元都是惊悚电影的好素材,看着文字能直接脑补出画面来。
但,如果把它当作精神病学/心理学的科普读物,价值就很小了。
在这本书早期版本和早期宣传文案里,出版社刻意突出纪实、模糊虚构,强烈误导读者相信书里的内容都是真实的采访记录,以至于至今很多读者也还是把它当作科普读物来读的。
而实际上,书里只负责展现精神病的“奇观”(况且还多是虚构的),而几乎不涉及“奇观”背后的病理科学、心理科学。
也就是说,《天才在左》里只有谜面,没有谜底。
——这其实很可惜啊。
书里那一个个异世界背后,其实隐藏着一座精神病学和心理学知识的宝库,这些“谜底”的有趣程度可能不亚于谜面上的奇观。
那,如果给《天才在左》来一个“科学补完计划”,补充上缺失的精神病学/心理学硬知识,那它岂不是文理两开花,成了一个文学和科普两头都硬的“完成体”?
以下是我的科学补完提纲——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科学补完计划”
书中篇目:《三只小猪》
主人公内心分裂出的人格共同对抗恶魔。
- 科学补完:到底是谁制造了“多重人格”?
- 多重人格可能是一种“被人认为创造出来的疾病”,是心理治疗师的诱导和文化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共同“制造”出了种疾病。
书中篇目:《飞禽走兽》
主人公能把人看成动物,奇妙的是,动物的习性与此人的性格高度契合。
- 科学补完:狼化妄想症
- 狼化妄想症(lycanthropy),一种非常罕见的妄想症,典型的症状是认为自己是一种动物。欧洲历史上的“狼人传说”与这种妄想症密切相关。以及,更罕见的狼化变形幻觉(lycanthropic intermetamorphosiss),,也就是把别人都看成动物。
书中篇目:《偷取时间》
主人公相信世界上存在一种时间窃贼,他们拍一拍别人的肩膀,就能把对方的寿命给偷走,然后转到自己身上。
- 科学补完:一种本能的直觉观念—— “接触律”
- 人们会很本能地相信——只要两个事物在物理上发生接触,那么事物的某些精神层面的东西就会从一方传递到另外一方。
书中篇目:《镜中》
主人公对镜子怀有一种强烈的恐惧,认为镜子里存在另一个世界。
- 科学补完:为什么镜子容易引起恐惧感?
- 镜子引发的视错觉;另一种直觉观念——相似律如果让人产生“相信镜子、照片可以勾魂摄魄”的迷信。
书中篇目:《角色问题》
主人公认为这个世界并不是真实的,他觉得自己遇到的人物、经历的事件都是他自己虚构出来的一本小说里的内容。
- 科学补完:“楚门的世界”妄想症(The Truman Show delusion)
- 有的人真的以为自己生活在“楚门的世界里”,而且还真的有科学家用《楚门的世界》来给这种精神障碍命了名。
书中篇目:《双子》
主人公能看见已经去世的双胞胎妹妹,诡异的是,她丈夫也看见了。他俩都疯了?
- 科学补完:共享型精神障碍(shared psychotic disorder)
- 这个故事并不是关于双胞胎之间的心灵感应的,而是关于精神障碍如何“传染”。夫妇俩的确都“疯了”,他们的情况叫做共享型精神障碍。
书中篇目:《影子先生》
主人公反复梦见自己被一个神秘人拉着一起跳楼,她被这个噩梦折磨得身心交瘁。
- 科学补完:噩梦的价值
- 为什么梦普遍是焦虑的?噩梦对于一般人有什么价值?
书中篇目:《死亡周刊》
主人公杀害女友,却在幻觉里看见女友重生。于是陷入杀害与重生的无限循环。
- 科学补完:爱恨何以交织
- 催产素的相关理论,催产素为何既是“爱的激素”,也是“恨的激素”?
书中篇目:《孤独的守望者》
主人公每隔几年都会做一个怪梦,在梦里,整个世界只剩下他自己一个人,这让他体验到了极致的孤独,让他无比绝望。
- 科学补完:孤独让人躲避,孤独让人渴望
- 孤独有两面性,把“我”变成“我们”,孤独里有连接;把“我们”变成“我”,孤独里也有自由。
书中篇目:《刹那》
主人公分析了 “似曾相识”。
- 科学补完:“似曾相识”(Deja Vu)现象
- 科学家对“似曾相识”体验的几种猜想和解释。
书中篇目:《伴随着月亮》
主人公在满月的夜晚会看到别人变成怪物。
- 科学补完:为什么“满月让人疯狂”
- 把疯狂与满月联系在一起,是西方文化里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是真的有“天人感应”?还是其中存在什么有趣的误解?
书中篇目:《表面现象》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非常特别,故事结束时,读者也很难搞清楚他到底是不是疯的。
- 科学补完:妄想症的三重解读
- 这篇可以做一个诺兰式的解读!只要把虚构和现实的边界划分在不同的位置,就可以对主人公的病症做出三重解读。
书中篇目:《永生》
全书最佳章节之一。主人公记得前世记忆,不停轮回,不停死亡,经历无限磨难,十分痛苦。
- 科学补完:时间不是你的敌人,永恒才是
- 结合同主题的游戏神作《异域镇魂曲》,分析为什么人们真正想要的永生,也许是一种“附带遗忘”的永生。永恒的时间不是你的敌人,永恒的记忆才是。
书中篇目:《苹果的味道》
主人公喜欢偶尔把自己关在家里闭关修行。在隔绝了各种感觉刺激之后,他有了某种“悟道”的感觉。
- 科学补完:荒原悟道的原理
感官的剥夺对大脑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置身于观感的荒原里,真的能让人“悟道”吗?
书中篇目:《有关精神病的午后对谈》
全书收官。可能是书中最写实的一部分。作者与一位精神病学家谈精神疾病的种种。
- 科学补完:精神疾病的起源
- 这里可以介绍一些今天科学家对精神疾病成因的有趣推测,比如精神疾病在“进化”上的起源。如果我们把今天的这些精神疾病放到人类漫长的进化历史里去看待,那就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今天的这些精神疾病在古代的某些时候,可能非但不是一种病,反而对那时候的人类很有帮助。
——怎么样,文理两开花的感觉出来了没有?
P.S.:
这份“科学补完计划”其实已经实现啦~~。已经录制成音频,在喜马拉雅上线。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点此传送门去收听《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怪奇心理有声剧:
不仅可以听到我和物理学家李淼老师的科学解读,还有冯远征、倪妮、郭晓东三位明星老师同台飙戏,用声音演绎疯子们的内心世界,晚上收听,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惊悚滤镜,效果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