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注册
    • 注册
    • 编辑个人信息
    • 重置密码
加入聊天群
魏知超:心理·读书·电影
  • 文字博客
  • 视频作品
  • 音频播客
  • 心理学课程/付费内容
  • 出版物
  • 直播/讲座
  • 特别参与
  • 创作方向:心理、读书、电影
    • 心理
    • 书评
    • 影评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魏知超:心理·读书·电影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心理学博客

心理学的大厦塌了吗?

2024-04-06
A A
0

过去这一段时间,一条心理学“新闻”忽然炸了朋友圈,那就是所谓的最经典心理学实验——津巴多的斯坦福监狱实验被曝造假。果壳网翻译了国外媒体的一篇报道,据该报道说,在斯坦福监狱实验里,受试者的行为有被实验者刻意诱导之嫌,而一些受试者在实验中的表现也只不过是配合实验人员的要求而做的“表演”罢了。所以,斯坦福监狱实验中受试者的表现根本不足以支撑起“人会因为自己的社会角色而剧烈改变行为”这一影响力巨大的结论。

好吧,看起来又一项经典心理学实验被推翻了。

或者应该这么说:现在还剩几个经典心理学实验没有被推翻?

仅就这两到三年间,心理学里「基石」级别的经典研究可能就至少碎了一半:

首先最著名的是OSC的“大屠杀”:2016年,“开放科学合作”(The Open Science Collaboration,简称OSC)对心理学顶级期刊中发表的100项研究进行重复验证,结果仅有不到四成可重复(上一篇饭团里正好提了这个)。

接下来,是一堆被打脸的超经典实验——

萝卜实验:2010年和2014年的两项元分析得出结论,“自制力越用越少”的结论不成立,包括“萝卜实验”在内的证明意志力会随着使用被损耗的经典实验被连锅端。

服从实验:今年3月,《新科学家》杂志撰文指出,史上最著名的心理学实验之一——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的实施过程存在大量的学术不规范,整个实验漏洞百出。甚至米尔格拉姆有选择性地删除和隐瞒不符合他预期的实验结果的重大嫌疑。基于这个实验也根本无法得出“人会轻易服从命令做出不德道行为”这个结论。

棉花糖实验:今年新鲜出炉的一篇论文,则是端掉了著名的“棉花糖实验”。这项研究发现,当控制了家庭背景等一些因素之后,孩子童年是否拒绝棉花糖的行为与他们长大后的成就根本就没有关系。

看完以上这些,你是不是要问:心理学的基石都被掏掉一半啦,心理学这座大厦是不是该倒啦?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心理学这座大厦还稳着呢!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这一堆经典实验被打脸的新闻,应该从这几个层面来理解:

1.心理学太年轻

如果你看过社会心理学家大拿阿伦森的《绝非偶然》就会有所了解,只要从现在往前倒半个世纪,那时候世界上最顶尖的心理学家,就都几乎不知道怎么做科学实验!

阿伦森的导师费斯汀格在完整阐述出“认知失调理论”时,都不知道(或者压根没去想)该怎么去证明它。认知失调理论的经典实验,后来是在阿伦森的帮助下(徒弟指导导师)才完成的。

也就是说,在不少所谓经典实验完成的年代,严格控制变量的心理学实验范式还远未成为学界共识。比如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差不多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实施的。说真的,今天任何一个合格的实验心理学专业研究生穿越回那时,在方法学方面,也足够给米尔格拉姆当老师。

当然,就我自己的个人感觉,米尔格拉姆这个人特别爱出风头,以他的性格,完全有可能故意引导受试者或者故意隐瞒不符合他预期的实验结果。也就是说服从实验刻意造假的可能性还是挺高的。而这种学术不端,也会随着学术规范的发展得到越来也有效的扼制。
一句话,心理学太年轻,越是早期的实验(哪怕离今天还不算特别遥远)漏洞就越多。(不过,这对于今天心理学人来说难道不是个好消息吗?前人漏洞百出,我辈机会多多啊!)

2.心理学太难

当然,即便是一项近几年做的、被严格控制变量的、严谨实施的、也没有造假的实验,也有很大几率不能被别的研究者复制。归根结底是因为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太复杂,人性太微妙。重复验证以往的实验时,难免有一些难以察觉的因素在起变化,从而干扰实验结果。

而且,越是复杂微妙的心理过程,被干扰的可能性就越多。如果只是测人的反应速度之类的简单变量,估计大多也能被重复验证。但我们看这些年被打脸的实验,它们研究的东西都是什么意志力、延迟满足、社会角色……都是非常复杂微妙的心理变量。任何意想不到的因素,可能都会影响受试者在实验里的表现。

要做一个肯定能被复制出来的心理学实验,简直太难啦。

这很可能就是心理学这个学科的宿命:单个心理学实验可能永远无法得出保证不会被推翻的结论,心理学实验可能只能做到「群殴」,各路高手用不同的功夫打同一个靶子。萝卜实验被否定了,但有人可能会做“苹果实验”,有人可能会做“香蕉实验”,最后没准它们都成了。随着打中靶子的拳头越来越多,某个心理效应的存在,才会被慢慢坐实。

3.被谁打脸

关于打脸,第三个层面是看:被谁打脸。

如果一个领域内部无比和谐,从业者都说“我们掌握的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倒是这个领域之外不断有人对它提出质疑,那才真的是有问题,那才是这整个领域、行业、学科的生态不健康(说的就是你:鸿茅药酒以及XX)。

而在这一波心理学风波里,出手打脸的不是外人,而是心理学业内的专业研究人员。用更严谨的实验数据和结论来取代、颠覆过去不太严谨的实验数据和结论,这简直很健康好不好!

4.被打脸,然后呢?

第四个层面:一些经典实验被颠覆了,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实验不靠谱,是不是干脆不做实验了,把心理学改回到弗洛伊德那个思辨的时代?

当然不是,我们的选择,当然是顶着一张肿胀的脸继续往前冲啊。我们的志向,是要让下一代的经典心理学实验不再那么容易被打脸。

同志们,责任重大啊!

参考文献:

1.果壳网. 重磅爆料,斯坦福监狱实验是权威案例还是一场谎言?
2.果壳网.棉花糖实验重复失败!不吃糖全凭意志力吗? 
3.果壳网. 心理学又陷一城:自制力真的会越用越少吗?
4.得到专栏《马徐骏·世界名刊速读》.《新科学家》:面对权威,你会服从到什么程度?

说明

  • 这个“心理学新知小课”系列的文章是当年配合《魏知超:心理学新知课》相关内容而写的科普/杂谈小短文,在已关闭的平台“饭团”上发表,原文链接已不存在。
Tags: 心理学新知小课·心理学新知
ShareShareTweetShare
Previous Post

一个提高心理学实验可重复性的狠招

Next Post

我们如何做到撸猫、吃牛排两不误?

Related Posts

书评博客

《具身认知》万字解读丨非凡精读馆 15

by 魏知超
2025-02-04
文字博客

我的2024影视、图书盘点(没几个字)

by 魏知超
2025-01-01
书评博客

《苦难的意义》万字解读丨非凡精读馆 14

by 魏知超
2024-12-19
书评博客

《情绪》万字解读丨非凡精读馆 13

by 魏知超
2024-11-28
心理学博客

【意志力的经济学解释】意志力不够用?因为“机会成本”太高了!

by 魏知超
2024-12-06
心理学博客

恋足的脑科学:为什么那么多人迷恋异性的脚?丨阉割恐惧?No;神经串扰?Yes!

by 魏知超
2024-12-06
Next Post

我们如何做到撸猫、吃牛排两不误?

催眠植入积极虚假记忆可以改善焦虑

用爱做生意的智慧2.0会议

发表回复 取消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最受欢迎

  • 恋足的脑科学:为什么那么多人迷恋异性的脚?丨阉割恐惧?No;神经串扰?Yes!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 《穆赫兰道》剧情全解析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 我写过的美剧《迷失》(LOST)剧情解析文章索引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 良性自虐:为什么会有人喜欢恐怖、重口、猎奇向的影视剧?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 复仇者的《花样年华》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近期更新

《具身认知》万字解读丨非凡精读馆 15

2025-02-04

我的2024影视、图书盘点(没几个字)

2025-01-01

《苦难的意义》万字解读丨非凡精读馆 14

2024-12-19

《情绪》万字解读丨非凡精读馆 13

2024-11-28

【意志力的经济学解释】意志力不够用?因为“机会成本”太高了!

2024-12-06

恋足的脑科学:为什么那么多人迷恋异性的脚?丨阉割恐惧?No;神经串扰?Yes!

2024-12-06

标签

剧情解析 大卫·林奇 徐克 心理学新知小课·心理学新知 心理学新知小课·毒物推荐 心理学新知小课·进击的三观 意识之谜 王家卫 美剧《迷失》 诺兰 进击的巨人 非凡精读馆·心理学图书解读 音频节目:心理朋克 项目简介

更新日历

  • 2025 年 2 月
  • 2024 年 12 月
  • 2024 年 11 月
  • 2024 年 10 月
  • 2024 年 5 月
  • 2024 年 4 月
  • 2024 年 3 月
  • 2024 年 2 月
  • 2024 年 1 月
  • 2023 年 11 月
  • 2023 年 10 月
  • 2023 年 9 月
  • 2023 年 8 月
  • 2023 年 7 月
  • 2023 年 6 月
  • 文字博客
  • 视频作品
  • 音频播客
  • 心理学课程/付费内容
  • 出版物
  • 直播/讲座
  • 特别参与
  • 创作方向:心理、读书、电影

© 2023 weizhichao.info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Sign Up

Create New Account!

Fill the forms be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Add New Playlist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文字博客
  • 视频作品
  • 音频播客
  • 心理学课程/付费内容
  • 出版物
  • 直播/讲座
  • 特别参与
  • 创作方向:心理、读书、电影
    • 心理
    • 书评
    • 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