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入梦:最简单易行的控梦术。
好久不见!
接下来的几期节目,我们来聊一聊心理学里一个有点儿「黑魔法」意味的技术——控制梦境。
没错,就是《盗梦空间》里那种不但知道自己做梦,而且还能在梦里把整个城市对折起来的技术。
这么好玩的技术,现实中真的存在吗?
不但真的存在,而且每个人都可以修炼。
而修炼的方法,江湖上分成正邪两派。今天这期和下一期节目,我们先来讲正派武功,也就是跟着科学家和正儿八经的科研成果来学习科学控梦术。之后再介绍邪派武功,看看民间的那些控梦爱好者从实践中都总结出来哪些厉害的控梦法门。
好,接下来我们就来说科学控梦术。这一期,我们先说基础一点的间接控梦,下一期聊直接控梦。
间接控梦术
这里的「间接」意思是,我们不是像《盗梦空间》那样直接在梦里改变梦境,而是通过操纵梦境的素材来改变梦境,曲线救国。
具体的方法其实非常简单:
1. 带定时播放功能的音频播放器/APP
找一个可以定时播放音频的设备或者app,如果一般的音频app没有这种功能,那你可以试试在应用市场里搜索关键词「lucid dream」,也就是英文的「清醒梦」。
2. 定时
找到这样一款应用之后,接下来这么干:
假设你准备第二天早上8点起床,那你就设定提前半小时,比如7点半的时候开始播放你事先准备好的音频。
当然,如果你不是一个人睡,那你就得准备一副戴着足够舒服的耳机啦。
3. 音频持续时间
音频的持续时间,最好长一点。因为这种方法没法监测播放音频的时候你是不是正好在做梦,所以我们得靠拉长时间来撞大运。
4. 音量大小
声音的大小,需要自己试验几次,声音太小的话很难进入梦境,声音太大的话可能会被吵醒。所以需要反复调试几次。
5. 音频内容
那么音频的内容是什么呢?
你希望梦见什么,就播什么——
你想梦见大海,就播海浪的声音;
你想梦见飞翔,就播风声,或者是鸟叫声、飞机起飞的引擎轰鸣声。
这就是间接控梦术。很简单粗暴——做梦的时候耳边播放音频,音频的内容会有挺大的概率进入到梦境里。这是我所知道的最简单易行的控梦术。
间接控梦的原理
这种方法背后的科学原理,主要涉及这么几个点,我把它们总结成了三个问题。
问题1:梦境的素材来自哪里呢?
第一个来源当然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白天什么事情想多了,晚上就比较容易梦到这件事。尤其是那些焦虑的情绪,很容易变成梦境的素材。比如我这个体育低能儿就长年梦见自己体育成绩没达标,然后毕不了业。
梦境的第二个素材来源,是睡觉的时候我们受到的感官刺激——
做梦的时候你的身体感受到什么,你就容易梦到什么。牙痛的时候很可能就会梦见自己在看牙医,被子盖得太厚的时候可能就梦见自己变成孙悟空被压在五指山下。
「日有所思」这个来源太不可控,所以我们刚才说的这种控梦术,利用的是这第二个来源——通过你的耳朵施加声音刺激,让声音入梦。
控制了这个梦的素材来源,也就控制了梦境。
问题2:为什么用声音而不用别的刺激?
我们来看一个实验。
早在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斯坦福大学的睡眠科学家威廉·德门特(William Dement)就做过感官入梦的实验。
德门特邀请受试者到他的实验室睡觉,等到一观察到他们开始快速眼动,也就是眼珠在不停地转——这是人开始做梦的标志——就开始在他们身上施加各种刺激:
要么是在他们耳朵边上播放一些叮叮咣咣的声音,要么是用强光照射他们的脸,要么是朝他们脸上洒水。
这么折腾10分钟以后再把他们叫醒,问他们刚才梦到了什么。
结果有大约一半受试者的梦境都受到了这些刺激的影响。被洒水的那些人容易梦见下大雨,听到叮叮咣咣声音的那些人会梦到爆炸,被照射强光的那些人会梦见大火。
这位科学家还整理了一个感官刺激对梦境起作用的排名。其中:
- 光只影响了9%的梦境;
- 声音影响了23%的梦境;
- 洒水对梦境的影响最大,达到了42%。
光刺激不是理想选择
所以,光刺激不是理想的选择,在这个实验里,它只影响了不到10%的梦境。
说到这里,我联想到这几年美国的一些众筹网站上出过好几款控梦眼罩(我自己还买过一款)。
它们的原理非常简单,就是在普通的睡眠眼罩内侧加上一组LED小灯泡,你可以设定这些小灯泡以多长时间间隔发一次光,有的还可以编辑发光的模式,比如让LED灯带从左边一路闪到右边。
设定好了之后戴着它睡觉,如果运气好,做梦时正好灯泡开始闪,你没准在梦里就会看到一些东西在发光。
然后你有可能就在梦里忽然意识到:「哦,我是在做梦」,接着你就可以开始尝试控制梦境了。(当然,这已经涉及到直接控梦,也就是清醒梦,我们下期节目会详细说。)
总之,按照这个实验的结果,光信号其实不太容易影响梦境,所以用光来控梦恐怕很难成功。
事实也是如此,「控梦眼罩」这类产品基本上只在《盗梦空间》上映那会儿火了一阵,然后就销声匿迹了,它们根本就没有多少真实效果。
洒水也不现实
而另一种刺激——洒水——呢?也不太现实。你很难搞出一个设备或者是叫个人在你身边守着,在做梦时往你身上洒水吧?操作上太不现实。
再说了,除非你有什么特殊癖好,否则你整天梦见下大雨能有什么意思呢?
最佳选择——声音
那么最佳选择当然就是利用声音啦。按照刚才说的这个实验结果,声音还算是比较容易影响梦境的。
而且,声音可以传递的信息足够丰富——可以播音乐,可以播演讲,可以播广播剧,可以播女神的声音。你可以用声音里包含的信息对梦境实施很精确的影响。
做了刚才那个实验的科学家后来还做了一个实验,他给正在做梦的受试者播放马丁·路德·金的演讲,结果有个受试者梦见自己吃饭的时候,旁边忽然有个人站起来高谈阔论种族冲突问题。
你看,利用声音入梦,是不是可以玩出很多花样来?
想梦见跟苍井空老师共进晚餐,播苍老师的声音就可以了。
想过把超级英雄瘾,那就播《蝙蝠侠大战超人》的电影片段呗,没准在梦里你就变身蝙蝠侠跟神奇女侠并肩作战了。
问题3:为什么不是一睡觉就开始播音频?
这是因为我们每天晚上要做几轮的梦,但是我们事后能记得的一般只有醒来之前的那一轮而已。
民间喜欢实践控梦术的那些达人们都有一个经验,就是睡「回笼觉」的时候特别容易成功控梦。原因很简单,回笼觉时间短嘛,在回笼觉里实现的控梦,你事后记得。
所以,如果你没机会睡回笼觉,那就只好把播放音频的时间设定在早上醒来之前,期盼这段时间你正好在做梦。
以上,就是利用声音间接控梦背后的三个科学原理。
间接控梦算控梦吗?
有人可能会说,这不算是真的控制梦境吧?毕竟你不是在梦里主动控制梦境的内容啊。
也许你真的梦见跟苍老师共进晚餐,但因为你也意识不到自己正在做梦,所以没法在梦境中强行决定你们俩到底吃什么、聊什么。
但是我倒觉得,这样反而更好。因为梦境最好玩儿的,就是——你以为它是现实。
「哇,我居然在跟苍老师共进晚餐呢!」和「咦?我在做梦?那我把苍老师召唤出来共进晚餐吧!」——这两种体验,你觉得哪一种更美好呢?
这期节目就到这里,大家可以在留言区跟我们聊聊你的独家控梦大法。
文|魏知超
编辑|王晓微
文中涉及的文献与八卦:
1. 《睡眠正能量》
文中威廉·德门特的实验,参考自理查德·怀斯曼的《睡眠正能量》这本书。书的英文原名是《Night School》,国内出版商非得把理查德·怀斯曼跟「正能量」扯上关系是几个意思?!
2. 我的控梦眼罩使用体验
我当年头脑发热,买过一个叫Remee的控梦眼罩,使用体验写到了我的书《迷人的假象》里,摘录如下:
在我自己的一次亲身试验中,我把光信号设置成:先从左到右、然后从右到左依次亮,之后是所有灯泡一起闪烁。结果这个光信号以极其搞笑的方式进入我的梦里:
我梦见自己在游戏厅玩街机版的街头霸王,我控制的Boss维加用电流冲击拳先从左到右,再从右到左攻击敌人,然后我控制的角色忽然变成了葫芦娃,他发出一个全屏幕都在闪烁的超级大招KO了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