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问题】
以心理学、神经科学和哲学的视角分析,快乐(pleasure)和幸福(happiness)有什么区别?
说个自己琢磨出来的歪理:
幸福是一种让大脑复杂度增加的快感;
而快乐是一种并不增加大脑复杂度的快感。
画成图大概是这个样子:
有人说,主动创作,是幸福的;被动地消费别人创作出来的作品,就只是快乐而已。这是为什么?
有人说,学习,是幸福的;玩游戏,就只是快乐而已。这是为什么?
还有人说,有爱的性,是幸福的;没有爱的性,就只是快乐而已。这又是为什么?
我觉得在这些例子里,幸福与快乐的本质区别都在于那个活动最终有没有让你的大脑变得更复杂。
创作为什么让人幸福?创作的过程会激发出你前所未有的创意,逼迫你把模糊的观点梳理得更清晰,促使你把零散的思考汇集成连贯的文字…… 而这些变化并不是空中楼阁,与这些改变相对应的,是大脑中相应区域形成了一些全新的神经联结、全新的神经通路,在这些发生改变的神经结构上,记录了比开始进行创作前更复杂的信息。创作之所以让人幸福,是因为它显著增加了大脑的复杂度。
与创作相比,被动地消费别人创作出来的作品,为什么相对而言就没有那么强的幸福感呢?因为被动地消费别人的创作,大脑复杂度的增加很有限。尤其是反复地消费同一类作品,比如一直看同种类型的网络小说,看到后来,阅读的过程可能就只不过是让大脑里某个神经通路短暂地激活了一下而已,就没有其他了。你的大脑并没有因为这次阅读增加任何的复杂度,这时你体验到的,就只是快乐(如果还有快乐的话)。
但显然,主动创作与被动欣赏之间也并不存在绝对的“幸福界限”。如果这是你这辈子头一次接触网络小说,这次阅读体验为你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让你领悟到世界上居然有这样一种路子狂野的文学类型,那么读完这本书之后,你大脑里恐怕是嗖嗖地生长出新的神经链接、噼里啪啦地打通一条条新的神经通路,大量的崭新信息被记入大脑。这种体验就很难说只是简单的快乐了,它其实也是一种强烈的幸福感。
同理,为什么学习是幸福的?因为学会新知识、新技能会显著增加大脑的复杂度。
而玩游戏为什么就只是快乐呢?玩游戏其实并不是只有快乐。从初见一款游戏到逐渐入门直到精通的那个阶段,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幸福。因为那是打开一个新世界、掌握一门新技能的过程,你的大脑复杂度在这个过程里显著地提升。如果只是在这个阶段沉迷游戏,那这种“沉迷”哪怕事后回想起来也是非常幸福的,也不会有什么“关掉游戏机之后的虚无感”。
问题出在过了这个阶段之后:新世界探索完了,新技能学完了,你开始在游戏世界里简单重复,你仍旧乐此不疲,但每次关掉游戏机之后的虚无感却越来越强烈,因为你的大脑复杂度已没有明显的提升。写这篇文章时,我最后玩过的游戏是《艾尔登法环》,几个月过去了,如今回想起来,仍然觉得玩一周目的体验非常幸福。但,我为什么又花了那么多时间玩二、三、四周目?有点后悔。
为什么有爱的性是幸福的?因为有爱的性增进你与伴侣的情感连接,增加你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这些情感性的、社会性的感受和思考中所包含的信息被写进大脑,也大大增加了它的复杂度。
为什么没有爱的性就只是快乐而已?因为爽了那一下之后,除了“好爽啊”之外,你没有任何感悟,你的大脑基本上还是原来的样子。当然,同样的,这也不绝对。如果这是你初尝禁果,那么哪怕其中没有任何爱意,初尝禁果的美妙滋味仍然也可能会让你回味终身。
总之,快乐和幸福之间,没有绝对界限,主要是看一种体验多大程度上增加了大脑的复杂度。明显提升大脑复杂度的快乐体验,通常被我们叫做“幸福”;没咋提升大脑复杂度的,通常就只是“简单的快乐”了。
再做一点民科味道的引申:
借用一个物理学概念——熵,如果我们把“复杂度的减少”等同于“熵增加”,那么幸福其实就是那种让大脑的熵减少的体验。
大脑的结局是注定的,伴随着死亡,大脑的复杂度归零,熵增加到极大值。如同世间万物,大脑也终将归于熵增带来的分崩离析。
但在奔向命中注定的灰暗结局前,有那么一些短暂的片刻,大脑会因为学习、因为新奇体验、因为爱,短暂地逆转熵增的宿命,
在这些短暂的片刻里,
我们体验到了,
幸福。
文: 魏知超
p.s.:
本答案只是个人感悟,没查什么文献,供您参考。如有相关文献,感谢您留言补充。
说了这么多,最后的结论其实是个老生常谈:少做重复的事,多去探索未知。幸福可能不在伸手可及之处,而是在充满未知的远方(不论是物理上的,还是精神上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