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注册
    • 注册
    • 编辑个人信息
    • 重置密码
加入聊天群
魏知超:心理·读书·电影
  • 文字博客
  • 视频作品
  • 音频播客
  • 心理学课程/付费内容
  • 出版物
  • 直播/讲座
  • 特别参与
  • 创作方向:心理、读书、电影
    • 心理
    • 书评
    • 影评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魏知超:心理·读书·电影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心理学博客

我们如何做到撸猫、吃牛排两不误?

2024-04-05
A A
0

最近有个新闻,清华大学素食协会在母亲节那一天在校园里张贴了一组“她也是妈妈”的主题海报,引起很多争议。

争议的正方素食协会宣扬的主题大致是:那些被我们吃的动物,也都是父亲母亲,将心比心,我们对它们应该有种共情、怜悯的同理之心,所以,吃肉的各位亲,建议你们放弃肉食,改吃素。

争议的反方则是把火力集中在了这种同理心的过度泛化上(当然,其中带着不少调侃的意思):你们说牛是牛宝宝的母亲,鸡是鸡宝宝的母亲,这没错,可是巧了,你肚子里的蛔虫也正好是蛔虫宝宝的母亲,吸你血的蚊子也正好是蚊子宝宝的母亲,对这些母亲,你是杀还是不杀呢?

这场争议其实挺能反映出人类对待动物的道德观念中的矛盾和混乱。

人类对待动物的道德观念真的可以说是一团乱麻,里面充斥着奇怪的自相矛盾。动物对我们来说,到底是什么?他们有时候是伙伴,有时候是工具,有时候又是食物。为什么我们一面把狗狗当做最忠实的伙伴、撸猫撸出高峰体验,而另一面却又能心安理得地对着一盘牛排大快朵颐?

心理学家Hal Herzog在他的著作《为什么狗是宠物?猪是食物?》(Some We Love, Some We Hate, Some We Eat)里对此给出过一些有趣的思考。(下面的论述参考了平克《人性中的善良天使》里的转述。)

混乱的第一大源泉,当然是对动物权利的关爱与肉食欲望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你觉得动物被养来吃肉,好可怜,而另一方面,你真的会因为它们可怜而放弃白斩鸡、炭烤猪蹄、尖椒牛柳、酸菜鱼、十三香小龙虾……吗?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根本不可能放弃好不好?吃肉和伴随着吃肉的各种社交活动带来的乐趣,毫无悬念地碾压杀动物的那一点点内疚情绪。

混乱还源自另一个更深层的矛盾。那就是人与动物的很多互动都是零和博弈。

“动物吃掉我们的房子、庄稼,有时甚至是我们的孩子。它们能弄得我们刺痒和流血。它们携带对人类有害甚至致命的细菌和病毒。它们互相残杀,甚至那些我们期望保留的濒临灭绝的动物也不例外。没有动物参与实验,医药将停滞在目前的水平上,数十亿活着和未出生的人将为了老鼠而忍受病痛与死亡。”(采自平克《人性中的善良天使》)

极端动物保护主义者会痛斥这种观念,他们会说:生命平等,凭什么动物要用自己的死造福人类?但他们真能说服多少人发自内心的信奉这种“大平等”呢?

其实都不用说这些大道理,我们只要想想自己每天的日常饮食就行了:在现阶段,廉价的优质蛋白质,几乎没有选择地来自于动物制品,如果不吃动物,立即就要付出金钱上的损失,这是普通人立刻就会感受到肉痛的一种零和博弈。

平克还在《人性中的善良天使》提及了另一个困惑:

“人类是理性和道德的主体,但同时也是作为残忍大自然组成部分的生物体。……为什么我对凶狠的棕熊捕食麋鹿的画面却没有太多伤感?为什么我没有那种道德紧迫感,赶紧准备一些纯大豆制作的麋鹿风味馅饼,将棕熊从麋鹿身旁引诱走?我们是否应该安排食肉物种逐渐灭绝,或者通过基因工程将它们改造成食草物种?……如果其他物种的自然肉食性可以接受,为什么人类的自然肉食性就不能接受呢?”——这显然也是一个深层的矛盾。

总归,由于有这些矛盾和混乱的存在,动物权利提升的道路必定会比人类权利的提升之路更曲折。只有一个趋势目前看来是比较确定的,那就是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想办法降低(那些被我们吃的)动物的痛苦。把这一点落实,可能才是现阶段动物保护运动中最切实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海尔, & 贺佐格. (2012). 为什么狗是宠物? 猪是食物?: 人类与动物之间的道德难题.
2.斯蒂芬·平克. (2015). 人性中的善良天使. 中信出版社.
3.如何看待清华大学学生素食协会在母亲节当天发布的《她也是妈妈》海报?www.zhihu.com/question/…
p.s.:
平克的那个困惑,其实就是我不太喜欢《疯狂动物城》价值观的原因。

说明

  • 这个“心理学新知小课”系列的文章是当年配合《魏知超:心理学新知课》相关内容而写的科普/杂谈小短文,在已关闭的平台“饭团”上发表,原文链接已不存在。
Tags: 心理学新知小课·心理学新知
ShareShareTweetShare
Previous Post

心理学的大厦塌了吗?

Next Post

催眠植入积极虚假记忆可以改善焦虑

Related Posts

书评博客

《具身认知》万字解读丨非凡精读馆 15

by 魏知超
2025-02-04
文字博客

我的2024影视、图书盘点(没几个字)

by 魏知超
2025-01-01
书评博客

《苦难的意义》万字解读丨非凡精读馆 14

by 魏知超
2024-12-19
书评博客

《情绪》万字解读丨非凡精读馆 13

by 魏知超
2024-11-28
心理学博客

【意志力的经济学解释】意志力不够用?因为“机会成本”太高了!

by 魏知超
2024-12-06
心理学博客

恋足的脑科学:为什么那么多人迷恋异性的脚?丨阉割恐惧?No;神经串扰?Yes!

by 魏知超
2024-12-06
Next Post

催眠植入积极虚假记忆可以改善焦虑

用爱做生意的智慧2.0会议

教你变个读心魔术

发表回复 取消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最受欢迎

  • 恋足的脑科学:为什么那么多人迷恋异性的脚?丨阉割恐惧?No;神经串扰?Yes!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 《穆赫兰道》剧情全解析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 我写过的美剧《迷失》(LOST)剧情解析文章索引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 良性自虐:为什么会有人喜欢恐怖、重口、猎奇向的影视剧?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 复仇者的《花样年华》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近期更新

《具身认知》万字解读丨非凡精读馆 15

2025-02-04

我的2024影视、图书盘点(没几个字)

2025-01-01

《苦难的意义》万字解读丨非凡精读馆 14

2024-12-19

《情绪》万字解读丨非凡精读馆 13

2024-11-28

【意志力的经济学解释】意志力不够用?因为“机会成本”太高了!

2024-12-06

恋足的脑科学:为什么那么多人迷恋异性的脚?丨阉割恐惧?No;神经串扰?Yes!

2024-12-06

标签

剧情解析 大卫·林奇 徐克 心理学新知小课·心理学新知 心理学新知小课·毒物推荐 心理学新知小课·进击的三观 意识之谜 王家卫 美剧《迷失》 诺兰 进击的巨人 非凡精读馆·心理学图书解读 音频节目:心理朋克 项目简介

更新日历

  • 2025 年 2 月
  • 2024 年 12 月
  • 2024 年 11 月
  • 2024 年 10 月
  • 2024 年 5 月
  • 2024 年 4 月
  • 2024 年 3 月
  • 2024 年 2 月
  • 2024 年 1 月
  • 2023 年 11 月
  • 2023 年 10 月
  • 2023 年 9 月
  • 2023 年 8 月
  • 2023 年 7 月
  • 2023 年 6 月
  • 文字博客
  • 视频作品
  • 音频播客
  • 心理学课程/付费内容
  • 出版物
  • 直播/讲座
  • 特别参与
  • 创作方向:心理、读书、电影

© 2023 weizhichao.info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Sign Up

Create New Account!

Fill the forms be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Add New Playlist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文字博客
  • 视频作品
  • 音频播客
  • 心理学课程/付费内容
  • 出版物
  • 直播/讲座
  • 特别参与
  • 创作方向:心理、读书、电影
    • 心理
    • 书评
    • 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