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知课里讲完森舸澜的《为与无为》之后,脑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今天的媒体上,有没有对应于四种无为的名人呢?
在找无为的代表性人物之前,我们得先给四种无为画个像。
无为者的共同底色是什么?
森舸澜说,潇洒自在的无为状态,其实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真诚信号”。
这是什么意思呢?
孟子说,一看见那些伪君子,就总觉得哪里不对,但也说不出来到底哪里不对。
而这其实就是无为这种状态最妙的一点——虽然你说不出具体原因,但你能靠直觉无意识地判断出一个人是真自在,还是“装自在”。无为的那种潇洒自在,是很难伪装出来的。
陌生人之间的合作,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知道对方是否真诚,是否表面和和气气,回头就背叛你。
而当你看到一个人是真·潇洒自在时,你就知道他说的话、做的事,是发自内心的——因此你可以放心地跟这个人交往和合作。这就是森舸澜说的,无为是一种“真诚信号”。
无为的人身上散发出来的那种独特魅力,其实也是因为这种真诚。
因此,无为的底色,是“真诚”。
在此基础上,孔子、老子、孟子、庄子的四种无为“真诚”得各有特色——
孔子式的无为是真诚的道德楷模。人物形象:真诚且一身正气,真诚地弘扬主流价值观。
老子式的无为是真诚的避世隐者。人物形象:真诚地鄙视世俗,真诚地孤高傲娇,真诚地觉得“世俗世界糟透了”。
孟子式的无为是真诚的园丁。人物形象:真诚的知心大哥哥,真诚的知心大姐姐,良师益友,循循善诱。
庄子式的无为是“身在世上,却不所役”的红尘中人。人物形象:轻松自在,脱俗却不避俗,“红尘作伴,潇潇洒洒”。
那,有没有哪些名人,是四种无为的典型代表呢?
前些天散步时,我和太太在中国的音乐圈里搜肠刮肚了一番。列举了很多人物,但似乎都不算典型。只有两位,我们觉得可算典型代表——
庄子式无为的代表,是李健。轻松自在,脱俗却不避俗,“红尘作伴,潇潇洒洒”——这几句话,我其实就是照着李健展现出的那种状态写的。
而老子式无为的代表,是朴树。真诚地鄙视世俗,真诚地孤高傲娇,真诚地觉得“世俗世界糟透了”——这几句话至少在形容复出之前的朴树时也算贴切。
至于其他几种无为有哪些典型代表呢?我暂时想不到特别合适的。
非常期待你留言谈谈你的看法(其他各路名人也都成)。
参考文献:
1.森舸澜. (2018). 为与无为.
说明
- 这个“心理学新知小课”系列的文章是当年配合《魏知超:心理学新知课》相关内容而写的科普/杂谈小短文,在已关闭的平台“饭团”上发表,原文链接已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