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问题:男性更看重女性的身材、脸蛋还是思想?
我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聊一聊吧。
我的结论是:男性看重女人的身材、脸蛋是一定的,至于是不是看重思想,得看他是在执行短期策略还是长期策略。
解释一下~~:
择偶分短期策略和长期策略。简单理解,短期策略就是One Night Stand(make love后就bye bye),长期策略就是建立夫妻婚姻关系。不论男女,择偶时都有短期和长期策略,但两种策略在男女择偶中所占的比例或重要性却大不相同。一般来说,女性较多采用长期策略,而男性相对来说就更偏爱短期策略。造成差异的原因在于男性繁殖成本极低,一次射精产生的精子就以亿计,理论上男人一生产生的精子足以让全世界女人怀孕。生理上的繁殖低成本反映在心理上,就表现为男人倾向于尽可能与更多的女人发生性关系,也就是“十个男人九个好色,还有一个好男色”。(相比之下,女性繁殖后代成本极高,例如怀胎十月、抚养后代至独立生活等天然由女性负担,因此就倾向于谨慎择偶,较多考虑长期策略。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那么,“好色”的“色”指的到底是什么呢?
在男性的长期策略中,他们是要找一个配偶长期生活在一起,共同抚养后代。这时,配偶是否善于合作与共处就成为很重要的素质。因此善交流、善解人意、性格合拍、知书达理这些好的合作者身上应该有的品质也同样会成为好伴侣的标准。可以说在选择长期伴侣时,我们除了是去找一个拥有好基因的配偶之外,很大程度上就是找一个好的合作者。这点对男女择偶都是一样的。
而在男性的短期策略中,由于并不考虑要与对方长期共处,因此那些好合作者的标准就不那么重要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加赤裸裸的生物学标准——女方是否有好基因与好的生殖潜力,也就是女方是否能生出更多、更健康的后代。“好色”的“色”,指的就是女性身上展现出来的能够反映好基因或好的生殖潜力的那些线索。题主问题中的“身材、脸蛋”就是典型的反映好基因或好的生殖潜力的线索。
题主主问题中所说的有“思想”,往往意味着一方面先天智商较高,一方面后天教养好。虽然这其中包括了好基因的因素,但它不像“身材、脸蛋”那些线索那样更直接地指向于健康的后代,而是意味着在复杂社会关系中解决问题和处理关系的能力较强。因此有“思想”基本上就属于好的合作者的线索。
因此,在长期策略(找老婆)中,男性既看中女性的基因和生殖潜力线索(肤白貌美身材棒),也看中她们的合作者潜质(温柔娴淑性格好),没有思想的话,男人还是介意的。而在短期策略(一夜情)中,基因和生殖潜力线索就几乎成了唯一的标准。这时候女人有没有思想在男人眼中就不那么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完全不在乎了。
鉴于男人更倾向于短期策略,因此说男人总是只看脸蛋、身材,不看重女人思想,也就不算太冤枉男人。
我自己把男性的择偶标准概括为四字真言:白、少、美、贞。“白、少、美”三个字概括短期策略,而“贞”这个字,与“思想”有交集也有另外的内涵,概括长期策略。
白
女性基因好的最直接线索之一来自她们的皮肤。由于真菌感染、寄生虫等导致的皮肤病会在皮肤上留下印记,这样较浅的肤色就有利于男方在求偶时看清楚女方的皮肤健康状况,乃至推测其整体健康状况[1]。因此浅色光洁的皮肤很可能是基因良好而不容易受病菌和寄生虫侵袭的重要线索。
另一种解释是,女性在怀孕和哺乳期需要大量的钙和维生素(也就是婴儿非常需要)。维生素D的合成需要阳光照射,而肤色较深的人无法合成足够的维生素D。因此女性肤色浅有利于哺育健康的婴儿。 这就是为什么包括非洲人在内的所有人种中,女性和婴儿的肤色都要比成年男性更浅,这显然是一种由进化出来的优势特性。也因此,“肤白”也就慢慢基于进化而内化成了男性眼中女性繁育能力的标准之一(产生优势特性的基因与偏好这一优势特性的基因会偕同进化)。
少
一般都说男选女选的是“白富美”。其实在男性的择偶标准中,很大程度上“富”这个字是不成立的。通常男性挑选女性时看中女性的财富背景完全是一个经济选择,而非出自男性的择偶冲动。“富”字应该被“少”字代替。 “少”就是青春少女。
女性的基因好,好在两个方面,首先当然是本身的健康,健康的女性当然也更容易生下健康的下一代,其次是她的生殖能力,生殖能力越高,就能生出数量更多、身体素质更好的孩子。而由于女性一生的生殖能力在青春期之后是随年龄增长而显著下降的(男性的生殖能力相对来说随年龄的增长下降得比较缓慢),因此年轻几乎就是生殖能力的代名词[2] 。
李敖曾为了写一本叫《虚拟的十七岁》的书而找了一个17岁的小情人当书里角色的模特。他还很大方地带着这位小情人参加综艺节目,在节目里大言不惭地说自己本质上是只喜欢幼齿的。这种恋幼的心理在男人中其实很有代表性。
男性的恋幼与女性择偶倾向中对较年长的“资源提供者”的偏好(女性择偶偏好与本问题无关,不展开解释了)结合在一起,在影视作品中贡献出无数对“老男少女配”。比如在几乎所有古装片里,庄主通常都一脸褶子,但那个号称是原配的庄主夫人却起码看上去比他小上十五岁。这显然不够合理,却很好地迎合了观众的心理。在大多数时候,不论是男女观众,看“老男少女配”时心里不会有什么不和谐的感觉。而如果是“少男老女配”,那就基本都是畸恋题材了。《神雕侠侣》里,本来杨过和小龙女是典型的“少男老女配”,可到了最后杨过和小龙女重逢时,金庸这样写到:
婚后别离一十六年,杨过风尘飘泊,闯荡江湖,忧心忡忡,两鬓星星;小龙女却幽居深谷,虽终不免相思之苦,……渐渐的少思少念,少欲少事,独居谷底,却也不觉寂寞难遣,因之两人久别重逢,反显得杨过年纪比她为大了。
难得一见的“少男老女配”就这样生生给逆转了。
美
男人眼中女人的外貌美大致包含相貌美和身材美,也就是题主所说的“脸蛋”和“身材”了。
先说相貌美。相貌美的标准五花八门,萝莉御姐各入花眼,不过有一个标准却基本上是通行的,那就是左右脸对称。一般来说左右脸对称的女性通常会被认为是比较美丽的。下图是最近刚过完60岁生日的林青霞年轻时的样子,曾经贵为台湾国民美少女的她左右脸也是比较对称的。

当一张对称脸和一张歪瓜裂枣的脸摆在一起时,男人会本能地觉得对称脸比较美。这其实是一种好基因偏好,因为对称均匀的骨架通常意味着这个女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受过多少寄生虫、病原体和毒素的侵害,这是基因有较强抗病性的指标[3]。
除了相貌美,身材美也很被男性看重。有不少理论认为对人的审美跟对艺术作品的审美一样是一种文化取向,比如唐朝以肥为美而当代以瘦为美,标准的变化是因为文化在变。但很多跨文化研究却表明在某些最基本的层面上,人对异性的审美表现出惊人的跨文化一致性。
心理学家辛格曾开展过一系列研究[4],让全世界各种文化、各种文明下的男性观看一系列女性身体剪影或素描图,这一系列身体剪影或素描图只在“腰围/臀围比例”(腰臀比)上发生变化。参加研究的男性需要挑出他们认为身材最好的一张。结果,几乎所有文化中的男性都认为腰臀比是0.7的女性身材最好。而更加神奇的是,研究表明腰臀比是0.7的女性恰好拥有最健康的身体状态和最强的生育能力,她们不但更容易怀孕,而且患糖尿病、高血压、中风等疾病的概率也更低。显然,这又是一项男性身上进化出来、用来辨别女性好基因的线索。《乱世佳人》里有这样一幕:在某次自己爱慕的阿希里来访前,斯嘉丽让女佣帮自己束腰,女佣说生过孩子的女人不可能把腰收得那么细了,但斯嘉丽为了给心上人留下好印象倔强地坚持要束腰。看来斯嘉丽心里很清楚细腰与性魅力之间的联系。在女性服饰中,大部分腰带的功能正是在视觉上突出腰臀比,以提升女性的性魅力。
所以我一直怀疑唐朝的以肥为美其实是以丰满为美,腰臀比估计还是不能丢的。我不相信杨贵妃是水桶腰,杨贵妃的身材应该是丰腴而不是肥胖。
以上这些就是男人在短期策略中比较看重的因素。所谓好色,好的就是肤白年轻貌美身材好的女性。
贞
但光有“白少美”还不够,毕竟现实中绝大多数男性没法任意跟数量巨大的女性发生关系(虽然他们都想)。于是长期策略对于大部分男性是必需的。这时,在配偶数量有限的前提下,男人关切的矛盾就有变化了(当然,这时“白少美”依旧被看重,哪个男人不想取个年轻貌美的老婆呢)。他们的新关切除了上文说到的配偶是不是一个优秀的合作者(贤惠温柔)之外,还有一种重大焦虑。这个焦虑就是:“我跟她生的这有限的几个孩子到底是不是我亲生的?”
女性为了对抗可能被男人抛弃而独自抚养孩子的命运,进化出来一种对策,就是将自己的排卵期变得完全隐蔽。这就迫使男性在所有时间内(不光光是发情期)紧跟在女性身边。对于女性来说,这阻止了男性做完爱后拍拍屁股走人的冲动,而对于男性来说,他们就相应地出现了一个重大焦虑:由于无法确定女性的排卵期,因此也就无法确定她的孩子到底是不是自己的。这就是男性的“非亲生子焦虑”[5]。女性可以百分之百确定肚子里的孩子是自己的,男性却永远无法百分之百确定。怕被戴绿帽子是男人的永恒焦虑。
于是相应的,男性又演化出一系列策略来帮助自己确认孩子是自己亲生的,以免戴完绿帽又继续当冤大头。其中一种策略就是,虽然在有机会选择短期性伴侣时,男人倾向于“白少美”这些外貌特征,而当他们选择的是长期配偶时,表现出贤良淑德这些忠贞品质的女性却会更占优势,因为在男人眼里,贤淑收敛的女性自然比放荡外露的女性较少有婚外情的可能性。这就是“白少美”之外男性的另一种择偶标准——“贞”。
所以男人很贱,他们都希望别人的老婆是荡妇(以便自己有效执行短期策略),自己的老婆是贞洁烈女(以便自己有效执行长期策略)。
而且这还不够,男性还发明了很多文化和制度来制约女性以减轻自己的“非亲生子焦虑”。例如中国古代民间的贞节牌坊和裹小脚,就是从精神和生理上限制女性与其他男性接触,而皇家的阉人制度则是从物理上将后宫嫔妃与除皇帝外的其他男性隔绝。
为了克服“非亲生子焦虑”,男性还演化出对与自己长相相似的子女的偏爱。孩子与父亲长得越像,就越容易受到父亲的喜爱,因此也更容易从父亲那里得到生存资源,这显然也是因为越跟父亲像的孩子非亲生的可能性越低。另外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也与此有关:不管长大以后像爸爸还是妈妈,刚出生的婴儿通常更像爸爸。而这背后可能的原因是:在远古时期,很多刚出生时不像父亲的孩子都被父亲直接遗弃或者杀死了,他们因此灭绝了,而我们都是那些刚出生时长得更像父亲因而免遭毒手的孩子的后代。[6]
总结起来,“白少美贞”这四个字就是男性择偶策略的最显著特征(虽然还不足以概括男性择偶的全部)。由于繁殖成本的低廉,男性比女性更单一地看重女性的身体健康与生殖能力,表现为好色。“白少美”三字,都是男性好色的表现。只有在比较长期的婚姻关系中,男人才因为害怕戴绿帽子而选择了“贞洁”。
参考文献
[1] David M.Buss. (2007). 进化心理学:心理的新科学(第二版)(pp.165).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 David M.Buss. (2007). 进化心理学:心理的新科学(第二版)(pp. 160-164).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 David M.Buss. (2007). 进化心理学:心理的新科学(第二版)(pp. 141-142).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 Singh, Devendra; Young, Robert K. Body Weight, Waist-to-Hip Ratio, Breasts, and Hips: Role in Judgments of Female Attractiveness and Desirability for Relationships. Ethology and Sociobiology. 2001-06-27, 16: 483–507.
[5] David M.Buss. (2011). 欲望的演化(pp. 66-70).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 艾伦·米勒,金泽哲. (2010). 生猛的进化心理学(pp.84-87). 万卷出版公司.
版本历史
本文节选、改写自我的书《迷人的假象》第二章:Belle“高富帅”与“白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