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的新知课《自尊运动造就史上最自恋一代》里,我们谈到了「自恋」这个话题。
自恋者对自我评价极高,相信自己独一无二,相信自己有能力成就非凡之举(尽管这些信念脱离现实)。
不过,这种描述只是对「自恋」的一个粗糙概括。实际上,细究起来,自恋者分成两种,两种自恋之间有不少差异。
1991年,心理学家Paul Wink招募了大量受试者,用各种与自恋有关的量表对他们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的结果进行因素分析,结果发现,与自恋有关的各个测试项目可以区分为彼此相关度很低的两大维度,分别是:
浮夸型自恋(grandiose narcissism)
脆弱型自恋(vulnerable narcissism)
两种自恋者,在「很膨胀」这一点上并没有差别,但其他方面差别就大了:
浮夸型自恋者比较外向,神经质水平低(神经质neuroticism是一种人格维度,神经质水平低的人情绪更稳定、更放松),自尊水平高,爱出风头;
脆弱型自恋者神经质水平高(情绪不稳定,更紧张)、自尊水平波动很大、倾向于回避他人(因此可以避免批评)。
虽然都是自恋,但前者明骚,后者闷骚。
而两种自恋者最有趣的差异,可能在于他们会不会「嫉妒」。
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的两位研究者Zlatan Krizan和Omesh Johar在2012年做了一项研究发现:
在浮夸型自恋量表上得分高的受试者不会在「嫉妒」测验中表现出更高的嫉妒水平;
而在脆弱型自恋量表上得分高的受试者,他们的嫉妒得分也很高,脆弱型自恋与嫉妒之间呈现高水平的正相关。
看来,浮夸型自恋才不愧是「真·自恋」,这种自恋者是真心相信「本宝宝天下最棒」,既然自己就是最棒的,那有什么好嫉妒人家的。这真是一种表里如一、君子坦荡荡的自恋!
而脆弱型自恋者似乎陷入了矛盾心理,一方面他们仍然认定自己是与众不同的,然而另一方面却因为自己的成就不及他人而感到妒恨。也正为如此,脆弱型自恋者可能会更加危险,因为羡慕、嫉妒之后,就是「恨」嘛。
上面这项研究主导者Zlatan Krizan说:
「这些脆弱的人更令人担忧」,「他们迟早会因为他们所感受到的挑衅感到沮丧,进而大肆抨击、辱骂他人。」
而这说的,不就是那些围堵保守主义教授、逼他们表态的极端白左吗?
其实张牙舞爪的背后,透露出对自己的信念缺乏绝对自信而产生的嫉恨。
说到底,极端白左们连自恋都没有做好。
真·自恋狂才不嫉妒呢!哼!
参考文献:
1.Narcissists Lack This Common Emotion – PsyBlog
https://www.spring.org.uk/2018/04/narcissism-emotion.php
2.Wink, P. (1991). Two faces of narcissis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1, 590–597.
3.Krizan, Z., & Johar, O. (2012). Envy divides the two faces of narcissis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80(5), 1415-1451.
说明
- 这个“心理学新知小课”系列的文章是当年配合《魏知超:心理学新知课》相关内容而写的科普/杂谈小短文,在已关闭的平台“饭团”上发表,原文链接已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