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感觉自己几岁了?不是说实际年龄,而是你自己主观感觉自己有多大。
如果你的主观年龄比实际年龄小,那么恭喜你,这是个好消息。因为有多项研究证明,主观年龄与一系列负面健康指标(包括抑郁、糖尿病、高血压,甚至死亡风险)负相关。换句话说,你自己感觉越年轻,你很可能就越健康。
主观年龄与健康状况可能是一个双向影响的关系。感觉年纪大,就会倾向于过“老一点”的生活,比如减少锻炼,这让健康状况恶化,而恶化的健康状况又反过来让你感觉自己更老。
除了健康,还有什么因素会影响主观年龄呢?
最近有一项研究,把目光落在了智商与主观年龄的关系上。
先亮结论:
年轻时越聪明,老年时的主观年龄就越小。换句话说,聪明人,老得慢。
这个结论是基于一个叫威斯康星州纵向研究(Wisconsin Longitudinal Study)的数据分析得到的。威斯康星州纵向研究跟踪了数千名出生在1937年到1940年间的男女。在1957年时,项目中每个成员都被测试了智商,这时候项目成员年龄在17到20岁,大部分都在读高中;在54年后的2011年,这些成员评估了自己的主观年龄。
结果,年少时智商越高的成员,70多岁时估计的主观年龄越小。而且控制了各种人口统计学变量之后,这种联系仍然存在。
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发现,在智商与主观年龄之间起到一个中介作用的,是人格特征里的“经验开放性”,也就是喜欢探索和接受那些不熟悉的经验的倾向。以往有很多研究发现,智商与高经验开放性之间有显著正相关,智商越高的人,越乐于探索未知,接受新事物。而高经验开放性也与更小的主观年龄相联系。
也许更高的智商可以帮助我们更容易地处理复杂的信息,也增加了我们对世界的好奇心,正是这种好奇心和兴奋感让我们感觉更年轻。
换句话说,多接触「新知」可以延缓衰老。咱们的「心理学新知课」这个标题看来真是没取错啊。
p.s.:
以后请叫我小魏老师。
参考文献:
Stephan, Y., Sutin, A. R., Kornadt, A., Caudroit, J., & Terracciano, A. (2018). Higher IQ in adolescence is related to a younger subjective age in later life: Findings from the Wisconsin Longitudinal Study. Intelligence, 69, 195-199.
说明
- 这个“心理学新知小课”系列的文章是当年配合《魏知超:心理学新知课》相关内容而写的科普/杂谈小短文,在已关闭的平台“饭团”上发表,原文链接已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