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里顶级高手/顶级战阵间全力相搏的殊死对决实在太少了——这些「本该」存在但实际并未出现的「认真打个」情节,让我觉得很有点遗憾。
《天龙》里除了不讲理的扫地僧,顶级高手大致有:萧峰、后期虚竹、稳定段誉、鸠摩智、慕容博、萧远山、逍遥二老(无崖子废了不算)。以及一个半顶级战阵:天龙六僧算一个,慕容复+庄聚贤的临时组合勉强算半个。
那么这些顶级高手/战阵之间使出全力互斗的对决有几场呢?
竟然好像只有两场。
第一场是鸠摩智的火焰刀对战天龙六僧的六脉神剑,第二场是天山童姥与李秋水的冰窖决战。全书几乎只有这两场对决算是顶级高手/战阵全都亮出底牌,使尽看家绝活,拼了个痛快(鸠摩智对天龙六僧那场虽到直到最后也没有升级到以命相搏的程度,但双方也没有多少保留了)。
除了这两场对决之外,《天龙》顶级高手间的互斗几乎全是「意思意思」、「点到为止」、「各怀鬼胎」、「各有顾忌」、「留一手」的打法:
三兄弟之间只有萧峰与段誉比拼过脚力,「点到为止」。
萧峰与鸠摩智,竟然没有交过手。
段誉对鸠摩智,几乎都是纯单方挨揍,不是段誉六脉神剑使不出来,就是鸠摩智走火入魔被吸光内力。
虚竹与鸠摩智少林一战,鸠摩智被虚竹身负逍遥派武功和被识破小无相功这些事搞得心烦气躁,而虚竹碍于身份和情境,打得畏手畏脚,施展不开,这是「各怀鬼胎」、「各有顾忌」,两人的发挥其实都大打折扣。
而且这场架是这么了结的:
鸠摩智缩手弯腰,从布袜中取出一柄匕首,陡向虚竹肩头刺去。虚竹所学全是空手拆招,突然间白光闪处,匕首刺到,不知如何招架才是,抢着便去抓鸠摩智的右腕,这一抓是“天山折梅手”的擒拿手法,既快且准,三根手指一搭上他手腕,大拇指和小指跟着便即收拢。便在这时,鸠摩智掌心劲力一吐,匕首脱手而出,虚竹双手都牢牢抓着对方的手腕,噗的一声,匕首插入了他肩头,直没至柄。
——这也忒不得劲了。
萧远山对鸠摩智,只对了一掌,掀了几块瓦片,没了;
萧峰对慕容博,一掌对一拂,打飞了一个书架,没了;
萧远山对慕容博,打了三次不分上下,没有任何正面描写;
萧远山对萧峰,逃出聚贤庄后两人用手指虚比划了一阵,这是「意思意思」,没真打;
最后是萧峰对战慕容复+庄聚贤组合,全书几乎唯一一次北乔峰正面对上南慕容,没想到南慕容却「留了一手」:
(慕容复)转念又想:“杀了乔峰之后,庄聚贤便成大敌,倘若武林盟主之位终于被他夺去,我反而要听奉他号令,却又大大的不妥。”是以发招出掌之际,暗暗留下几分内力,只是面子上似乎全力奋击,勇不顾身,但萧峰“降龙十八掌”的威力,却大半由游坦之受了去。慕容复身法精奇,旁人谁也瞧不出来。
与这场1v2对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最后一次对决玄冥二老,双方各使出浑身解数死斗到底,那才叫一个酣畅淋漓。
金庸为什么没在《天龙》里多安排几场这样的死斗呢?是因为《天龙》立意太高远?是因为重在表现主人公们“有情皆孽,无人不冤”的悲剧命运所以淡化了武斗的情节?可是《天龙》里绝顶高手以下二三流高手的死斗倒是没少着墨,光是慕容四大家臣就贡献了多少打戏?
想不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