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大家喜闻乐见的盘点季。今天来盘点一下我在2023年读完的好书。这回盘点的只有虚构类作品,都是小说、故事。非虚构类的好书要么已经在帆书APP解读过了,要么就是打算以后单独做节目解读,就不盘点了。咱们开始:
驾笼真太郎《Fraction分身事件》
我要推荐的第一本好书,是日本著名另类漫画家驾笼真太郎的推理漫画《Fraction分身事件》,也有翻译成《致命分身》的,这是我今年读到的“最强脑洞”。故事有点重口,讲的是发生在东京的一系列连环腰斩案件。推理小说里分尸案很常见,但限定在腰斩,这挺特别的。随着主人公对案件的追踪调查,故事里有各种突破天际的超展开,绝不是正常人能想出来的故事。其中最让人惊掉下巴的,是故事里有一段情节必须依赖于漫画这种形式展开,那一段情节是把推理和悬念完全架构在漫画独有的表现手法之上,真是看得眼珠都掉下来,叹为观止。
K. J. 帕克《浴紫而生 》
推荐的第二本好书是《浴紫而生 : K. J. 帕克短篇小说集Ⅱ》。K.J.帕克的文笔,在我心目中是奇幻小说这个类型里的第一。单拼文笔可能还要胜过被奉为“当代海明威”的乔治.R.R.马丁一筹。他的这本《浴紫而生》,读完之后一回想,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了不起的情节,但K.J.帕克的叙事能力实在是太惊人了,随便翻开哪一页读上几行,就被吸进去出不来了。
K.J.帕克的这些奇幻故事都是设定在同一个世界观之下的,相互之间都有联系,跟乔治马丁的《冰与火之歌》那个世界有点类似,都是中世纪风格,都是低魔世界,也都是国家林立,有复杂的政治和社会结构,虽然背景完全虚构,但故事里的人物也都有相当强的现实主义味道,里面的角色往往都不是传统奇幻小说里的那种大英雄大恶魔,而是一些有着很复杂动机和道德观的普通人。如果你喜欢《冰与火之歌》,那么K.J.帕克这本《浴紫而生》估计也会合你的胃口。
米哈伊尔·A·布尔加科夫《大师和玛格丽特》
不过今年读到的可以归入奇幻类型的最佳作品,还不是《浴紫而生》,而是前苏联作家、魔幻现实主义鼻祖米哈伊尔·A·布尔加科夫的《大师和玛格丽特》。
小说是由两条相互交织的故事线组成的:一条故事线发生在1930年代的莫斯科,撒旦化身为人形与他的随从来到莫斯科,引发了一系列超自然事件,搞得整个莫斯科鸡飞狗跳,结果让那些前苏联官僚和文化精英的虚伪和腐败原形毕露。
小说的另一条故事线是一个叫“大师”的作家写的一部未完成的小说,是“戏中戏”的模式。“大师”写的那部小说讲了耶稣和当时负责审判他的罗马官员彼拉多的故事。这条故事线比撒旦那条线沉重得多,探讨了很多关于命运、自由意志和痛苦的主题。
到了最后,两条故事线在大师精神的升华中统一在了一起。
《大师和玛格丽特》是一部殿堂级的文学作品。表面上尽是荒唐,内里字字是血。这部作品有很强的自传的意味,书里那位“大师”其实就是作者布尔加科夫自己,当时是斯大林的大清洗时代。作者在现实中屡遭迫害,最后窝在一个剧院里苟活,他写完这本《大师和玛格丽特》不久就去世了。故事最后大师精神升华的那一段,其实是预言作者自己的死亡,这让我联想到吉尔莫德托罗导演的《潘神的迷宫》,那部电影里有一个童话视角和一个现实视角,如果你接受的是童话视角,那么故事最后就是个喜剧团圆结尾,如果你接受的是现实视角,那故事最后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大师和玛格丽特》这一点上很类似,荒诞的奇幻情节背后若隐若现地藏着让人绝望窒息的现实。不过读完之后还是感觉到一种欣慰,能感受到不论读者最后接受的是什么,作者自己一定已经在他编织的梦里得到了灵魂的自由。
山口雅也《奇偶》
我推荐的第四本好书是山口雅也的《奇偶》,这是我的“年度奇书”。我给它同时打了一颗星与五颗星。因为它既是一本零分推理,也是一本满分科幻。这本书的主题是“偶然性”,故事讲的是主人公连续遭遇了一系列概率极低的偶然事件,他的一只眼睛突然失明,在失明前正好在丛书架偶然掉下来翻开的书页中读到关于失明的片段。采访一个动物研究所,那里的一只黑猩猩随便打了一会儿键盘,竟然敲出了主人公日记中的片段。一个曾在千里之外与他有过一面之缘的人死在他面前,死法是被高楼上偶然坠落的装饰物砸死,那个装饰物是一个巨型骰子,而骰子滚到地上后组成的点数正好是那个被砸死的人前一天在赌场反复投出来的点数。主人公后来发现,这一切似乎都跟一个叫“奇偶”的宗教团体有关,那个团体对世界的偶然性似乎有一种狂热的痴迷……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如果你是抱着传统推理小说的期待去读的话,那小说最后给出的谜底之唬烂,解谜之不负责任,简直就是丧心病狂,不带这么糊弄读者的!但实际上,这部小说其实还有一个科幻视角,如果把它当做一部科幻小说,并且真正理解了作者最后给出的那个科幻设定,那观感就会发生一个非常神奇的反转,它就会摇身一变成为一本拥有最特别的设定的科幻神作。《奇偶》这本书被日本媒体列为新本格五大奇书之一,读完之后果然是惊奇感爆表。这本书还没有正式的中文版,不过有民翻,有兴趣的朋友应该找得到。
除了这本很难定义类型的奇书之外,今年也读了一些“范儿”特别正的本格推理小说。下面是其中最好的几本。
歌野晶午《密室杀人游戏2.0》
首先是歌野晶午的《密室杀人游戏2.0》,讲的是五个推理爱好者聚在一个网络聊天室里,轮流用自己在现实世界里犯下的不可能犯罪来向其他四个网友挑战,看有没有人能破解自己的犯罪手法。把杀人游戏化这样的一个设定当然很没底线,但也可以说它是扒掉了推理小说的外皮,还它以最本来面貌——推理小说里的犯罪和解谜本来就是纯纯的智力游戏嘛。所以把小说里的犯罪游戏化之后,反而大大解放了犯罪诡计的创意。这部小说里的犯罪诡计质量之高,简直离谱。这是歌野晶午的《密室杀人游戏》系列的中间那一部,这个系列水准非常飘忽,第一部尚可,第三部摆烂,建议直接从中间这部《密室杀人游戏2.0》开始读起。
大山诚一郎《500个目击者 : 绝对不在场证明2》
下一本非常优秀的本格推理图书是大山诚一郎的《500个目击者 : 绝对不在场证明2》,由五个以破解不在场证明为主题的案件组成,水准非常参差不齐。其中最出色的是《二律背反的假象》那个案件,五星神案。罪犯用了一个非常巧妙的手法把两起有关联的案件里的元素相互混淆,互为掩护,创造出了一个几乎完美的不在场证明。
如果说《密室杀人游戏2.0》和《500个目击者》这两本书是把不可能的犯罪变成了可能,那下面这个故事就是把不可能的推理变成了可能。
白井智之《药瘾侦探》
那就是来自白井智之的《药瘾侦探》(Detective Overdose),繁体中文版刚了。刚出版,翻译成《上瘾谜题》,简体中文版还没出。这个故事的前半部分是一个标准的“暴雪山庄模式”:一群人被困在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深山别墅里,这里发生了几起命案,凶手一定就是别墅里那几个幸存者其中之一。但故事接下来的展开就非常特别了:那一晚,别墅里的这几位幸存者全都误食了迷幻药,他们在头脑陷入分不清想象与现实、充斥着各种天马行空的妄想的状态下各自写下了自己对谁是凶手的推测,他们写下的手稿与其说是对事件的分析,还不如说是几篇无厘头的幻想小说。最后,当侦探登场的时候,ta手里拿到的,就只有这几份手稿而已,但是万万没想到,侦探居然从就在这几份胡言乱语的手稿中像变魔术一样“无中生有”地解析出一个无懈可击的逻辑链条,最后锁定凶手。这真是把“逻辑流”的推理发挥到了极致。
推理小说盘点完了。下面是今年读到的最好的两部科幻小说。
罗杰·泽拉兹尼《光明王》
首先是罗杰·泽拉兹尼的《光明王》。是很早的科幻经典了,我今年才有幸读完。很多早期的所谓经典今天读来其实都挺落伍的,但《光明王》绝对是个例外,是我今年读的最有“跪感”的一本书。故事的背景设定在一个遥远的未来,人类在一个外星球上定居。那时科技高度发达,尤其是在生物工程方面。但一群被称为“第一家族”的人垄断了这些高科技,他们利用这些高科技自己变成了印度教神话中的神,统治着这个星球上的其他人类。而那些普通人根本就不知道这背后的技术真相,在他们眼里,上面那群“天人”真的就是手握通天法力的神。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名叫萨姆的人,他曾经就是那个第一家族的一员,但对他们的统治方式感到不满。于是萨姆采用了佛教的身份和教义,开始对抗这个由“神”统治的社会。
这部小说最妙的一点是它乍一看几乎就是一部神话小说,经常是各种神仙施展通天法力相互斗法,但是随着故事的世界观一点点展示在读者面前,读者可能先会对藏在神话背后的科技设定大吃一惊,然后紧接着又发现神话的“前端”与科技的“后端”之间居然融合得那样天衣无缝,简直妙不可言。这部小说中文版的后记是刘慈欣写的,他说:《光明王》这部小说真正写出了现代读者遭遇遥远的未来科技时应有的感受。你想想,如果我们让一个唐朝人、宋朝人穿越到今天,那他最开始感觉到的,会是“你们这儿好先进”吗?不会的,他会觉得现代社会根本就是魔法与神力横行,他会觉得自己闯进了一个由神明统治的世界。这不就是《光明王》这部小说里展示出的那种氛围,那种感觉吗?
伴名练《平滑世界和它的敌人》
除了《光明王》,今年读到的另一部满分科幻,是日本作家伴名练的短篇科幻小说集《平滑世界和它的敌人》。我最推荐的是里面的《奇点时代》这个短篇。这是一部“假设历史”(Alternative History)类型的科幻小说,它假设在美苏冷战期间,AI技术就发展起来了,于是苏联和美国展开了AI技术的军备竞赛。但竞争到最后,两边其实都是对对方非常横,但心里一个比一个慌,因为两边各自开发的AI其实都已经“飞升”了,早就不在两国政府的掌控之中。故事的主线是一个美国间谍潜入苏联打算窃取对方情报,结果被一个苏联人发现,就在双方剑拔弩张、气氛紧张到两边都觉得只要走错一步就会让局面一发不可收拾的时候,AI突然在他们面前上演了一出大大出乎他们意料的“大戏”,这时候他们才明白,人类那些所谓的“机关算尽”,都只不过是AI主持的一场游戏里一个可有可无的小注脚。原来,AI进化成神之后,是可以用完全用超越人类想象力的方式为所欲为的。2023年是AI元年,在这个时间节点上读到这个故事,特别有意思。伴名练这位作者想象力与文笔俱佳,有成为大家的潜质。
马伯庸《太白金星有点烦》
最后压轴出场的是我的2023年年度图书,马伯庸的《太白金星有点烦》。故事说的是天庭和西天联合推出了“西天取经”的重大工程,太白金星接到任务,负责策划九九八十一难,确保唐僧能安全走完流程,完成KPI,平稳取经成佛。太白金星本以为发挥自己职场老油条的本事,能让一切尽在掌控,没想到麻烦不断:各路大仙塞来各种条子、人事安排要照顾各方利益、各地妖怪心怀鬼胎、蠢蠢欲动,天庭和西天还在其中暗中较劲……而其中最惊心动魄的,是当年大闹天宫的真相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浮出水面,其中涉及到天庭高层一些不能为外人道的秘密。太白金星要是稍有不慎,自己也难免牵扯其中,万劫不复。
《太白金星有点烦》这本书是用官场权谋的逻辑来重构西游记,把《西游记》明面上的很多情节(比如吃人参果、三打白骨精)全都都用这个新逻辑解读了一遍,居然严丝合缝地说圆了《西游记》中一些不太合理的情节(比如为什么悟空前强后弱,比如沙和尚为什么犯了那么点破事就被贬下人间)。虽然明知是戏说,是马伯庸的脑洞,但读的过程里总是忍不住想:这简直太合理啦,该不会《西游记》背后的隐藏真相本来就是这样的吧?
我觉得这简直是地狱级的创作难度,但马伯庸写来好像全不费力气,太厉害了。这么多年了,马伯庸已经写了那么多好书,但才气还是往外喷的状态。
《太白金星有点烦》这本书一方面是把讽刺、幽默、脑洞都推到了极限,但与此同时,它骨子里的内核又是非常悲凉的,而且马伯庸在书里居然相当明显地地影射了最近发生过的某些事。书里每一个讽刺点都会让读者毫无费力就明白在说什么,或者是会心一笑,或者是悲从中来,但也没有一句话指名道姓。我觉得哪怕就是看马伯庸对尺度的把握,那也称得上是一本神书。
好,以上就是我在2023年读完的值得推荐给大家的虚构类好书。我是魏知超。我主要在这个频道里输出我的三大爱好——心理学、读书和电影。如果你喜欢我的节目,请关注、点赞、收藏、评论,这对我非常重要。谢谢你的支持,咱们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