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注册
    • 注册
    • 编辑个人信息
    • 重置密码
加入聊天群
魏知超:心理·读书·电影
  • 文字博客
  • 视频作品
  • 音频播客
  • 心理学课程/付费内容
  • 出版物
  • 直播/讲座
  • 特别参与
  • 创作方向:心理、读书、电影
    • 心理
    • 书评
    • 影评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魏知超:心理·读书·电影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影评博客

《黑客帝国4》:“心理惊悚视角”隐藏剧情全解析

3 Views
2024-11-26
0
Share
WeChat Twitter Telegram

    《黑客帝国4》是大烂片吗?炒冷饭?卖情怀?场面敷衍?剧情扯淡?

    乍一看,《黑客帝国4》的确就是把1-3集的主要剧情换了一张皮之后复刻了一遍而已,烂片,没跑的。但是,在这个不思进取、敷衍潦草的表面剧情之下,也许还隐藏着一层隐藏剧情。如果按照这个隐藏剧情来理解,那么《黑客帝国4》非但不是烂片,反而是一部心理学神片,是对前三部曲的一种邪典式的颠覆。

    下面,且听先我简单叙述《黑客帝国4》的表面剧情,然后再展开说一说我对《黑客帝国4》剧情的另类理解,看看能否用它来翻转《黑客帝国4》的剧情。


    【以下内容深度剧透,请谨慎观看。】

    表面上看,《黑客帝国4》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黑客帝国4》正常科幻版

    在《黑客帝国3》的人机大战结束之后,Neo和Trinity被一个叫做“分析师”的AI复活。

    由于Neo和Trinity相互靠近时会因为对彼此的渴望激发出巨大能量,成为一对高效率电池组,于是“分析师”就把他俩做成了新版Matrix的核心组件,以此为基础,设计出了新一代Matrix——史称“用爱发电版Matrix”。

    “用爱发电版Matrix”里的Neo被洗脑,以为自己是个游戏设计师,而《黑客帝国》1-3部曲中的故事只是自己设计的一款游戏中的情节而已。不过,Neo是天生反骨,在想要摆脱Matrix的潜意识驱动下,他在一款程序里创造出了新版Morpheus,也引起了一直在寻找他的新一代黑客Bugs的注意。

    接下来的剧情,基本上就是对前三部曲的复刻了。

    Neo又一次受到反叛军的召唤,

    又一次从Morpheus那里接过红色药丸,

    又一次在现实世界觉醒,

    又一次学功夫,

    又一次跟smith探员相爱相杀,

    又一次去到人类城市,

    又一次遇见脑残粉,

    又一次听法国人飙法语,

    又一次跟法国人的喽啰们交手,

    又一次在Matrix的设计者威胁下面对两难抉择,

    又一次跟Trinity打啵儿,

    打啵儿又一次让救世主的力量觉醒,有点不同的是这一回的救世主是女性,

    然后救世主又一次打败了机器,

    最后,两位救世主一起在这个“用爱发电版Matrix”里过上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

    ——故事完。

    情节是不是特别敷衍?差不多就是把前三部曲的故事又讲了一遍,而且更糟糕的是,它彻底否定了前三部的价值,因为在《黑客帝国4》的故事开始时,世界格局变得跟第一集几乎没有两样,甚至更糟了,Neo之前做的那些事都白费了。

    如果这个伟大的系列就被这样一部这么潦草的续集给毁掉,那实在是太可惜了。这也让我这个系列20年的老粉感觉非常意难平。

    那,是不是可以抢救一下第四部呢?

    也许可以!

    一个关键假设

    其实,我们只要做出一个假设,那《黑客帝国4》这个故事的内核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要做的这个假设是:在《黑客帝国4》里,游戏设计师Thomas Anderson生活的那个世界根本就不是什么新版Matrix,而是现实世界!世上也根本就没有什么救世主Neo,而只有神经错乱的游戏设计师Anderson。

    如果从这个假设出发来理解《黑客帝国4》,那它就会从一部平庸的科幻烂片摇身一变成一部脑洞大开的心理学神片。在这个假设之下,再加上一点脑补,《黑客帝国4》的故事就变成了下面这样——

    《黑客帝国4》心理惊悚版

    Thomas Anderson是一位传奇游戏设计师,他因为设计出了虚拟现实游戏《黑客帝国》三部曲而名扬天下。

    游戏里的人物和设定是Anderson结合自己的真实经历编出来的,比如他以自己为原型创造了Neo。

    比如,他以亦敌亦友的游戏公司老板为原型创造了Smith探员这个角色。

    在大众眼里,Anderson是个天才艺术家,但私下里,他其实是个死宅+妄想症患者。他一方面备受情感折磨,暗恋一位经常在咖啡店遇到的有夫之妇Tiffany二十年未果,他以Tiffany为原型创造了《黑客帝国》游戏里的Trinity,但在现实中却一直不敢向Tiffany表白。

    另一方面,Anderson也备受精神错乱的折磨,Anderson患有重度妄想症,经常分不清现实与虚幻。

    而他在《黑客帝国》游戏里融入自己的现实生活这一点又让情况雪上加霜,因为这让Anderson经常幻想自己真的就是游戏里的救世主Neo,经常怀疑他自己其实也身处一个虚拟世界。

    在一次游戏颁奖典礼上,Anderson的妄想症严重发作,他觉得自己可以像Neo那样飞起来,他模仿Neo,站到楼顶边缘,跨出了那个“信仰的一跃”。

    (以下剧情加上了我的脑补)

    就在大家都以为Anderson死定了的时候,没想到,奇迹发生了——

    没往下掉多远,Anderson就被擦窗工人的擦窗吊篮给接住了,Anderson侥幸捡回一命。

    对于Anderson来说,他只是撞了天大的狗屎运捡回一条命而已。但对于当时吊篮里的那个擦窗女孩来说,这一遭遇却是如雷轰顶般的天启。

    因为,这个女孩并不是偶然出现在那里的!

    女孩网名叫Bugs,她是一个重度网瘾少女,是《黑客帝国》系列游戏的铁杆粉丝,也是《黑客帝国》的设计者Thomas Anderson的脑残粉,是那种可以为了爱豆去死的极端粉丝。

    她这回假扮成擦窗工人,本来的目的就是想借机混进颁奖典礼,好跟Anderson来个亲密接触。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因此意外地救了偶像一命,这让Bugs醍醐灌顶,觉得这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是自己的心意与天意的完美吻合。这简直就是天启!

    正如她自己说的,在这一天之后,她的人生轨迹彻底改变。在这一天,Bugs确信,她这一生的使命就是把Anderson从痛苦中解救出来,让Anderson获得幸福。

    那么,什么是Anderson的幸福?是像他身边的朋友和他的心理医生坚持的那样,让他一直接受心理治疗,一辈子与随时濒临失控的精神对抗,努力维持所谓的“正常”吗?

    不,恰恰相反。Anderson的幸福,其实反而是跨出那“信仰的一跃”。Bugs想要帮Anderson做的,并不是强行把他留在这个所谓“正常”的世界里,让他“正常”起来,反而是帮他抛下一切,彻底跨入那个虚幻的世界。

    因为,毕竟幸福其实根本就无关真相,幸福只关乎感受。

    如果可以选择,你是要做现实里的乞丐,还是要当梦中的帝王?

    ——Bugs认为应该选择后者。Bugs要帮Anderson“妄想成真”,她要让Anderson真的变成Neo。

    为了让爱豆获得无上的幸福,那就索性让他彻底疯掉吧!

    这就是一个极端脑残粉对爱豆最深沉、最热烈、最扭曲的爱!

    帮助神回归他自己创造的天国,还有什么比这更酷、更燃、更浪漫的事?!

    于是,Bugs召集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准备开始执行这个疯狂的计划。

    Bugs和她的伙伴们把一辆货车改装成了《黑客帝国》游戏里反抗军飞船的样子,把它取名为谟涅摩叙涅(Mnemosyne)号,谟涅摩叙涅是希腊神话中的“记忆女神”。

    之所以取这样一个名字,寓意当然就是他们准备修改Anderson的记忆,用虚幻的想象代替Anderson的真实记忆。

    话分两头,各表一枝。

    另一边的Anderson在那次“跳楼自杀未遂”之后,开始接受一位心理医生的治疗。

    除了定期接受心理咨询之外,医生也给他开了一种蓝色胶囊包装的精神镇定药物,帮助他减轻妄想症状。

    Anderson的精神状态一度好转,但相对平静的生活却被《黑客帝国》游戏第四代的开发工作彻底打破。唯心开发第四代游戏让Anderson背负巨大的精神压力。

    Anderson开始停药,这又让他的病情进一步恶化。

    暗中监视Anderson的Bugs和她的伙伴们觉得介入的时机终于到了。他们借恐怖袭击的威胁制造混乱。Bugs的一位伙伴趁机潜入,宣称自己是新一代的Morpheus,试图拐走Anderson。

    没想到公司保安这时赶到,与Morpheus发生激烈冲突。而在Anderson的幻觉里,这场面被放大成了武装特警与Morpheus的激烈枪战。

    准备最后撤离的公司老板无意中闯入混局,起到了火上浇油的效果,进一步催化了Anderson的幻觉,因为老板就是Smith探员的原型嘛,于是在Anderson的幻觉里,老板与Smith探员正式合体。

    由于保安和老板的搅局,Morpheus的这次行动没有成功。Anderson被送到精神病院,在心理医生的干预下暂时稳定了下来。

    于是,Bugs亲自现身,她把自己代入《黑客帝国》第一代中Trinity的角色,按照《黑客帝国》第一代的剧本诱导Anderson的妄想症状逐步升级,比如用兔子纹身诱拐Anderson。

    凡是遇到跟剧本不符合的,她就推给技术进步,反正已经半疯的Anderson能自己脑补细节。

    来到一个废弃剧院后,他们与Morpheus等人汇合。为了营造气氛,他们还在幕布上打上了《黑客帝国》第一代游戏的过场画面。

    Morpheus拿出红色药丸,让Anderson吃下。

    红色药丸其实是安眠药,是接下来的大型“过家家游戏”的道具。被蛊惑之后,Anderson吃下红色药丸。

    这时,一直在留意Anderson动向的心理医生跟踪他赶到剧院,与一同赶来的警察试图解救Anderson,但没有成功。

    红色药丸起效,昏迷之后的Anderson被转移到“记忆女神号”里。他在昏迷中被剃掉头发,脑后被贴上插口。醒来后,Anderson一摸自己的秃瓢,再一摸脑后的插口,在心里长叹一声:哎,我之前果然是生活在Matrix里啊,这下我终于来到现实世界了。

    被警察追捕的Bugs情急之下来到了以前自己待过网瘾戒治疗中心避难。

    网瘾中心的管理者是个老太太,正在尝试用劳动治疗法——让网瘾少年少女们种草莓——来治疗网瘾。

    Neo认为,Trinity和自己一样,也被机器洗脑,然后监禁了起来,他提出要去唤醒Trinity。于是众人往Trinity的原型——那位有夫之妇Tiffany——工作的修车行奔去。半路上,Smith探员——也就是老板——突然杀出,对Anderson说:“你其实很好预测啊”。

    原来,老板凭借着跟Anderson二十多年的交情,料到暗恋Tiffany的Anderson很有可能会去找她,于是就在必经之路上守株待兔,想从那群脑残粉手里解救Anderson。

    老板怂恿一帮流浪汉跟脑残粉军团打了起来。

    Anderson平时在上班路上经常遇到这帮流浪汉。其中有一个精神有点问题,老是幻想自己是个优雅的法国贵族,还偶尔飙几句法语。

    Andersen对他印象深刻,曾经以他为原型,创造了黑客帝国2-3里的那个法国人角色。

    流浪汉里其中有一位显然不久前刚看过《哪吒》,Cosplay得有模有样。

    为了留住Anderson,老板Smith甚至不惜道出了埋藏在自己心底20多年的爱意,他亲口说出:“Anderson和Smith,我俩就是1和0啊”(Anderson and Smith; One and Zeros)。连双方的角色都交代得一清二楚,听得旁人羞得不要不要的。

    可惜,脑子越来越浆糊的Anderson完全没有get到Smith的爱,反而把他给胖揍了一顿。

    Anderson摆脱众人,来到Trinity的修车行。

    从Smith那儿接到消息的心理医生赶到,劝Anderson回去接受治疗。

    这位心理医生也够敬业的,无论如何都不肯放弃治疗。

    但可惜的是,Anderson自己已经放弃治疗了,妄想症这时又剧烈发作起来。他把心理医生想象成了新Matrix的设计者,还构思出了那套“用爱发电”的鬼扯理论。

    《黑客帝国》游戏里那个用人体发电的设定本来就挺扯的,核电、煤电不香吗?但相比之下,现在这个“用爱发电”的设定才是扯到没边了。不过,够扯才合理啊,因为这时的Anderson已经错乱得厉害,现在的他脑瓜子里可构思不出什么像样的点子了。

    眼中的妄想症有个表现是”时间感混乱”。在Anderson的幻觉里,心理医生学会了进阶版的“子弹时间”,动作飞快。

    其实在心理医生眼里,真实情况应该是Anderson自己突然表演起了慢动作,然后就逃跑了。留下医生与Tiffany两脸懵逼,面面相觑。

    目睹了这一出闹剧之后,Tiffany对Anderson这位多年“咖友”放心不下,来到心理医生上班的精神病院询问情况,尾随而来的Anderson抓住Tiffany逼问:你到底愿不愿意跟我走?

    Tiffany一看局面不大对头,丢下一句我还有老公孩子就扭头走掉了。

    Anderson情绪失控之下大打出手,脑残粉军团与精神病院的保安们打成一锅粥。

    Smith突然现身,不过这一回,他居然站在了Anderson这一边。在上回被胖揍之后,Smith也意识到,拉Anderson回到现实并不会让他幸福,于是他咬牙放下了自己对Anderson的爱,认同了bugs的理念,站到了他们这一边。(这就解释了为啥Smith来回横跳了。)

    Anderson突然发现,明明已经离开了的Trinity突然又出现在了战团中。

    Anderson眼前出现了重影,他仿佛看到Trinity和Bugs的身影重叠在了一起。

    但很快,Bugs的影像消失,那个身影稳定成了Trinity的样子。

    这里的真实情况其实是:

    由于被Tiffany拒绝,受到刺激的Anderson病情进一步加重了,他看到的那个身影其实就是Bugs。

    由于Bugs之前一直在扮演前三代游戏里Trinity的角色,于是恍惚之间,Anderson就把Bugs当成Trinity。

    那短暂的重影,其实是Anderson心中最后一点理智的挣扎,但很快,幻觉彻底压制理智,重影消失,Bugs彻底变成了Trinity。

    被当成Trinity的Bugs当然不会揭破真相,因为这是比她的预想还要美好的意外发展。

    她本来也就只是把自己当慕容复眼中的阿碧,这下可好,自己成了王语嫣啦。

    于是她顺水推舟,与Anderson上演情侣大逃亡。

    在完全陷入幻觉的Anderson眼里,精神病院里那些前来围观的病友们都成了被机器控制的NPC。

    眼看自己被包围,Anderson又一次试图用“信仰一跃”来解决问题。千钧一发之际,Bugs抓住Anderson,又一次救了他。而在Anderson眼里,这是Trinity完成了真正的觉醒,成长为新一代的救世主,用飞行技能救了自己。

    但真实情况是:

    这一回觉醒的,仍然是Anderson自己。只不过这里的“觉醒”是加引号的,是Anderson从此彻底陷入妄想的世界,再也看不到真实了。

    最后,两位救世主的确过上了双宿双飞、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只不过这一切并不是发生在Matrix里,而是在Anderson主观的精神世界中。

    他们真实的结局更可能是:

    Bugs带着彻底疯狂的Anderson隐居,陪伴在他左右,陪他玩永远不会完结的过家家游戏。

    陪在Anderson身边的bugs脸上也许经常泛起凄楚憔悴之色,但望向Anderson的眼神里却也饱含幸福。

     

    ——这个结局,是不是有点似曾相识?

    不用怀疑,这个结局就是从《天龙八部》那里照搬过来的。

    故事最后的Neo和Trinity——当然实际上是Neo和Bugs——不就是《天龙八部》最后一幕里的慕容复和阿碧吗?

     

    慕容复在他永远也醒不过来的帝王梦里复兴了大燕国,如愿以偿当上了大燕皇帝。

    而彻底疯掉的Anderson也终于降临Matrix,如愿以偿地成了救世主Neo。

    在旁人眼里,慕容复和Anderson的结局当然是彻头彻尾的悲剧。但是,对于他们自己来说,这又何尝不是莫大的幸福呢?

    以上就是我用一个心理惊悚片的逻辑来理解的《黑客帝国4》的情节。

    我知道,这种另类理解当然只是我这个不甘心的影迷的一厢情愿罢了,是我的过度脑补和过度解读。

    但你就当我是慕容复吧,如果Morpheus也给我递来一颗红药丸和一颗蓝药丸,那我会选择那颗蓝药丸。因为我宁愿相信我自己编出来的这个心理惊悚版《黑客帝国4》才是真实的版本。

    在我的这个版本里,《黑客帝国4》也就不能简单地算做烂片,而是成了一部另辟蹊径的邪典。

    而且这样一来,第四部也就没有拖累前三部,反而是完成了对前三部的一种颠覆。

    因为在这个视角下,它首先完成了对前三部曲技术设定上的颠覆,它让我们看到,无法区分现实与虚幻这个命题,根本无需借助高科技设定。

    想要踏入虚幻,要啥虚拟现实?要啥脑后插管?你只要疯得足够彻底就好了!

    不是虚拟世界足够真实,你才无法分辨真假。即便身处现实世界,有时你也无法分辨何为真实,何为虚幻。

    ——这是“心理惊悚”对“科幻惊悚”的颠覆。

    而更重要的颠覆,是在思想内核上。《黑客帝国》前三部的核心观念是 “感觉上真实的,未必是真实”,但我们这个心理惊悚版的《黑客帝国4》对这个核心观念做了彻底的颠覆,因为它告诉我们的是:“感觉上的真实才是唯一的真实”,一切只关乎感受。

    何必在意世界的真假呢?

    镜花水月又如何呢?

    我相信的,

    便是真实。


    撰稿/视频剪辑: 魏知超

    Category: 影评博客 影评视频 文字博客 视频作品
    ShareShareTweetShare
    Previous Post

    《怕死:人类行为的驱动力》06:向死而生 & 柔性世界观

    Next Post

    我的2021十大好书盘点:《挽救计划》《星之继承者》《哈棒传奇3》《肠子》《海洋帝国》《行为》

    Related Posts

    书评博客

    《具身认知》万字解读丨非凡精读馆 15

    by 魏知超
    2025-02-04
    文字博客

    我的2024影视、图书盘点(没几个字)

    by 魏知超
    2025-01-01
    书评博客

    《苦难的意义》万字解读丨非凡精读馆 14

    by 魏知超
    2024-12-19
    书评博客

    《情绪》万字解读丨非凡精读馆 13

    by 魏知超
    2024-11-28
    心理学博客

    【意志力的经济学解释】意志力不够用?因为“机会成本”太高了!

    by 魏知超
    2024-12-06
    心理学博客

    恋足的脑科学:为什么那么多人迷恋异性的脚?丨阉割恐惧?No;神经串扰?Yes!

    by 魏知超
    2024-12-06
    Next Post

    我的2021十大好书盘点:《挽救计划》《星之继承者》《哈棒传奇3》《肠子》《海洋帝国》《行为》

    发表回复 取消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最受欢迎

    • 恋足的脑科学:为什么那么多人迷恋异性的脚?丨阉割恐惧?No;神经串扰?Yes!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 《穆赫兰道》剧情全解析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 我写过的美剧《迷失》(LOST)剧情解析文章索引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 良性自虐:为什么会有人喜欢恐怖、重口、猎奇向的影视剧?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 复仇者的《花样年华》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近期更新

    《具身认知》万字解读丨非凡精读馆 15

    2025-02-04

    我的2024影视、图书盘点(没几个字)

    2025-01-01

    《苦难的意义》万字解读丨非凡精读馆 14

    2024-12-19

    《情绪》万字解读丨非凡精读馆 13

    2024-11-28

    【意志力的经济学解释】意志力不够用?因为“机会成本”太高了!

    2024-12-06

    恋足的脑科学:为什么那么多人迷恋异性的脚?丨阉割恐惧?No;神经串扰?Yes!

    2024-12-06

    标签

    剧情解析 大卫·林奇 徐克 心理学新知小课·心理学新知 心理学新知小课·毒物推荐 心理学新知小课·进击的三观 意识之谜 王家卫 美剧《迷失》 诺兰 进击的巨人 非凡精读馆·心理学图书解读 音频节目:心理朋克 项目简介

    更新日历

    • 2025 年 2 月
    • 2024 年 12 月
    • 2024 年 11 月
    • 2024 年 10 月
    • 2024 年 5 月
    • 2024 年 4 月
    • 2024 年 3 月
    • 2024 年 2 月
    • 2024 年 1 月
    • 2023 年 11 月
    • 2023 年 10 月
    • 2023 年 9 月
    • 2023 年 8 月
    • 2023 年 7 月
    • 2023 年 6 月
    • 文字博客
    • 视频作品
    • 音频播客
    • 心理学课程/付费内容
    • 出版物
    • 直播/讲座
    • 特别参与
    • 创作方向:心理、读书、电影

    © 2023 weizhichao.info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Sign Up

    Create New Account!

    Fill the forms be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Add New Playlist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文字博客
    • 视频作品
    • 音频播客
    • 心理学课程/付费内容
    • 出版物
    • 直播/讲座
    • 特别参与
    • 创作方向:心理、读书、电影
      • 心理
      • 书评
      • 影评